
堂舅舅
一一个远房舅舅去世了,最近听到的消息,死得很自然,我也没有感到惊诧,以为舅舅去死不比活着差多少,送到县医院,已经宣布不治,儿女们又把他送到了更高级的医院,还是宣布不治,无奈何拉回家里,在回光返照那一刻
一一个远房舅舅去世了,最近听到的消息,死得很自然,我也没有感到惊诧,以为舅舅去死不比活着差多少,送到县医院,已经宣布不治,儿女们又把他送到了更高级的医院,还是宣布不治,无奈何拉回家里,在回光返照那一刻逐一看看家人,要求吃一碗牛肉馅的饺子,饺子很快下锅煮熟,舅舅满脸带笑,尽管面无人色,还是吃到了几十年最顺气的一顿饭,没等吃完最后一颗,头一歪,咽气了,大家赶紧把他抬到门板上,穿衣戴帽披挂整齐,就此跟大家阴阳两隔了。
院子里一片哭声,响成一片,妗子只是默默垂泪,想想这些年老头子的不容易,眼看着先走一步,撒手不管,邻居亲戚围着她又是劝又是帮着擦泪,哭得最厉害的当时大儿子,哈,哈,哈的声震九天,绝对的表达出来了留恋,哀婉和不舍,其他儿女也不示弱,哭哭啼啼,悲悲切切,大大凸显了灵堂哀怨低回的气氛。
舅舅不简单,文革时期,开放初期,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敢作敢为,一身凛然,土地承包后,三个儿子都大了他就利用人脉资源,买来一辆四轮拖拉机,三个儿子一到农忙轮着个的开着这台玩意哒哒哒得不停的帮人家翻地挣钱,舅舅在家里一呆就是个数钱,从此后没几年,就就变成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里的一员。
儿子们长得虽然不出奇,可还都是人高马大,因为家里有钱,四邻八村的姑娘们恨不得推着媒婆子来说媒,三个儿子还没到结婚年龄,个个都早早的订婚结婚生孩子了,舅舅那个乐,一天背着小手,有时间就到村里小卖部,那里面人多,舅舅倒不是好卖弄,但是自己这个顺风顺水的,不让大家了解了解,心里觉得屈,等三方媳妇都有了孩子,舅舅身边的孩子成堆了,他就天天带着孩子们到小卖部买东西,一天不知要跑多少趟,左手拉一个,右手拉一个,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好吃的,一个个爷爷,爷爷的叫着,舅舅喜欢他们,村里人好不羡慕。
舅舅有个坏毛病,就是爱和村里边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来往,也就是说,舅舅基本也是不三不四的人,为了这事,妗子没少生气,可是又惹不起他,也没有拿到一手资料,儿子,儿媳们也不好就此插一手,每到晚上,舅舅都要到村西头张大傻家去串门,一呆呆到半夜,大傻缺根弦,媳妇家凤是外地来的,娘家穷,长得谈不上多漂亮,但是在这个五百人的小村子里还是名列前茅的,傻子啥也不懂,跟舅舅好,也不知因为啥好,舅舅在他家干什么,傻子都乐呵呵的,一来二去,舅舅恩威并用,家凤就成了他的人,俩个人经常出双入对的,傻子还跟在旁边乐呵呵的,村子里的人指指点点,我也认为,这件事舅舅做的很缺德。
二
舅舅脑子灵活,村里面人人佩服,做什么事还都争取个面子,自己日子过得好,穿衣戴帽都比较潮,一有出头露面的事情,他都一马当先,现在岁数大了,心态缓了,不像年轻时那么脾气大,由他自己的话说,不给家里惹祸了,孙男嫡女的眼看着一点点长大,都离手离脚的了,大儿媳妇开始发难,话也不爱说,一天天眼皮耷拉着,舅舅看出来这是要分家,依着舅舅的意思,一大家子在一起过很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多力量大,其乐融融的,可是明显大儿媳妇有了分家的心,大儿子从北京打工回来找各种理由就是不走,在家里赖着,一天两天行,长期下去,舅舅直上火,说吧,伤和气,不说吧,老二老三两房媳妇看着呢,再说,一个大劳力不去挣钱,家里的花费怎么整,坐吃山空吗?
舅舅憋了一肚子火,妗子在一旁一个劲的劝,眼看半个月过去了,一天吃罢早饭,人们都散去,舅舅喊住大儿,老大装作若无其事,舅舅本来一肚子的话,可是到说的时候,一时语塞,看到看到爸爸这样,老大先说话了,:“爸爸,你看,现在我们哥仨都成家立业了,又都能独立生活,就让我们单独过吧,你们也就不这么跟着费心了,”舅舅很惊讶,在他眼里,三个儿子都还是孩子,都是没有成熟的牛犊子,分家是他从来不想听到的字眼,大家在一起过是他的一个梦想,老大的话,像玻璃刀划到了他的玻璃上,一瞬间碎了,舅舅脸通红,趁着扔掉烟头的时候,急咳嗽了两声,冲着老大摆了摆手,意思赶紧滚蛋,不然一会没好处,妗子催着老大离开了,她知道,如果老大不走,下面发生的就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接下来,老大还是赖着不走,大儿媳还是少言寡语,整的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时死气沉沉,没有了欢乐的气氛,又过了一段,老二老三都回来收夏,舅舅把他们招在一起,说了说这情况,老二说随便,老三性子直,看着老大那样子,不服气,直接了当的说;“这么过,也没意思了,分就分吧”说完转身走了,舅舅无奈,呆呆的愣了一会,喃喃的说:“就这样吧,一两天,分了吧"?
三
农村分家其实是件简单的事,就那么几座房子,都是准备好的,格局,质量都差不多,基本是均衡的,在族群里找几个有些名望的老人或者村干部在一旁监督,写下
分家单,一大家子人在一起,众目睽睽,儿媳儿子身边守着,家里的房子,物件,都均匀的摊开,家里老人赡养问题,写在分家单上,最后都没啥意见,签字画押,家长签字,村里的证人也要选一个代表签字,就完事了,其中还要考虑兄弟儿女们的婚姻情况,健康情况,和结婚时答应的条件等情况,哥们多的,一般老大要吃亏,谦让一下弟弟们,这是多少辈子留下的历。
舅舅家分家也一样,基本没费多大事,老大主动分,自然也没在乎多多少少,恨不得一下子飞出去,老三讲义气和老二兄弟情深,很快达成一致,评估,均衡,分配之后,分家单起草完毕,哥几个纷纷签字,嘻嘻哈哈的陆续离开了,只是舅舅皱着眉头,一丝乐容都没有,证人们有的劝,有的开玩笑,舅舅的心情可以理解,过了一会也不再那么难过了,招呼大家喝茶,抽烟,让妗子到小卖部买些灌肠,羊脸,再拿一瓶二锅头,中午就在家里开席,其实舅舅走南闯北,知道分家不一定是坏事,就是一下子舍不得。
三个院子南北依次排列,老大在最前边,舅舅和妗子每家住一年,轮流着,到谁家吃谁家,每个儿子每年给他们200元零花钱,给钱都是规定好的日期,有困难提前说,舅舅和妗子给孩子分完家,自己留点过河钱,多少孩子们也不知道,舅舅自己单独还有一个小金库,别人也不知道,那是方便给家凤留得,分家第一年,舅舅跟着老大过,老大住东屋,把西屋收拾了收拾,舅舅和妗子把铺的盖得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58is577587323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