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孩叫李茜

有个女孩叫李茜

蜂拥散文2025-08-28 11:24:05
李茜,是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2006年高中毕业后,她选择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在充满阳光的景洪市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到校的第一天,她借同学的手机给每一位科任老师打来电话,后又给我寄来一封信,问候,感谢。
李茜,是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2006年高中毕业后,她选择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在充满阳光的景洪市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到校的第一天,她借同学的手机给每一位科任老师打来电话,后又给我寄来一封信,问候,感谢。时隔八年,我常常想起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特别是面对今天一些从早到晚抱着手机玩的学生。
李茜是大山里的孩子,初看,很不起眼,矮胖的身材,头发黄得发枯,眼睛很小,一笑眯成一条缝。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中,她总是腼腆地躲在她们身后,一声不吭。李茜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开学后的两个月,课堂上,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咚”的一声中止了教室飘荡的和谐旋律,四处一望,李茜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大家手忙脚乱地扶她,班长背起她,放在老师的摩托车上,一起送到医院,经检查,她是贫血所致,医生给她打了两瓶氨基酸,老师垫付了药费,回校后李茜很快还上了。时隔不久,李茜再次晕倒在教室,大家准备送她上医院时,她睁开眼,一把抓住老师的手,直摇头,反复说她想去寝室睡会儿,大家不放心,她却淡淡地笑了一下,说:“没什么,真的,我都习惯了。”回到寝室,班主任想通知家长,可李茜闭口不说家庭联系方式,查找报名时的花名册,李茜在上面只留了一个家庭地址。
很快有学生来向我们老师反映,李茜生活贫困,早上一块钱买四个馒头吃整整一天,渴了,她不喝教室的纯净水,因为她没出钱,她就喝水龙头里放出的凉水。至此我们明白了她不上医院的原因,大家决定帮助她,没想到的是,当我们把大家的捐款私下给她时,她漠然地看了一眼,噙着泪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极度自尊的学生,她一定是不想让自己的贫困变成大家的怜悯。后来经过师生们多次与她谈话交流,她告诉了我们她的家庭情况:她来自木兰山区,自小家里贫穷,一家五口挤在简陋的土屋里,哥姐能相互照顾时,为了赚钱养家,父母便去了深圳。逢年过节,姊妹三人就趴在小矮凳上,把内心的思念写成长长的文字寄过去,那时他们仍然觉得生活美好,尽管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欺负,尽管下雨天里屋子总是漏雨。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父母终于回来了,然而是母亲搀扶着生病的父亲。没过多长时间,父亲就闭上眼睛离开了,临终时他希望三个孩子能用知识改变这贫苦的命运。母亲牢记父亲的话,又回到深圳,继续在餐馆里打工,每月五百多块钱,却要苦撑两个高中生的读书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学费。
李茜泪流满面地讲述着,我们泪流满面地倾听着,泪水在冲刷心灵深处隔膜的墙,变成连接彼此的纽带,她在大家的倾听和鼓励中找到了一些温暖与信任,开始接受大家的帮助。学校为她减免了学费,每月定期充100元生活费,剩下就由科任老师们帮衬一点。在集体的关怀中,李茜活泼开朗了许多,她用自己的方式回报集体,每晚读报时间,她会大胆地登上讲台,用标准清脆的普通话给大家读报,有时也读她的习作,她文笔好,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她深刻的人生认识,声情并茂的朗读常常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她也格外用功,下晚自习后,别人纷纷离开了教室,她还坐在位子上放声朗读该记的知识点,在她的带动下,一些学生也留在了教室,这便形成了(10)班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他班要么吵吵嚷嚷,要么人去楼空,唯独(10)班书声琅琅,你追我赶,多次让一些班主任驻足观望。李茜还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沟通的桥梁,师生间言语有冲突,意见不统一,李茜总会两边带和,交换看法,让矛盾尽快化解。教物理的张志老师调往四十九中时,李茜以全班学生的名义给这位老师写了一封信,点点滴滴的回忆,真真切切的情感,再加上末尾全班学生的签名,感动得这位八尺男儿眼里泛着泪花,他直说:“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沉甸的礼物。”
为了节省路费,母亲几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李茜说她想妈妈,她把想念埋藏在心底,每个黄昏她会找一安静的地方,对着遥远的天际,默默地自言自语,像放风筝一样放飞心中的思念,她说她本来就是妈妈放飞的风筝,无论她在哪里,线头永远攥在妈妈的手里,所以,她的思念妈妈能一句不漏的接到。没钱打电话,她就写信。每一个汉字里都潜伏着妈妈的身影,每一件趣事里都有妈妈的笑容。哥哥在县城另一个学校读书,高她一届。我们学校两星期休息一次,哥哥一个月才休息一次,因此,每逢我们放假,她都要步行四五十分钟去看看哥哥,算是一家人的团聚,完了,再步行四五十分钟回校。家里那个土屋长年失修,已经像生命垂危的人在苟延残喘,他们很少回家,学校成了他们温暖的家,读大学的姐姐打工之余,也来学校看看弟妹,爸爸的遗愿给予他们战胜苦难的勇气,也赋予他们紧密团结的力量。
知道李茜以校为家,每逢节假日,寝室的女生像排好班似的,轮流留下来陪伴她,李茜过意不去,她就教女生们洗衣,缝补这些自立的活儿,有时也辅导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同学。我住在学校家属院,周六晚上我常邀请她来家里聊聊天,看看电视,第一次来时,李茜执意为我的小孩留下几个苹果,后来,又坚决要帮助我做点家务,我在犹豫我的做法是否欠妥时,李茜找上我,说:“老师,你不要多心,爱是相互的,只有这样,我才觉得我是个有用的独立的人,我的内心才能获得平衡。”
李茜,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姊妹三人都上大学时,高昂的学费你们是怎么解决的?相信这社会毕竟洒满阳光,困境时接受好心人的帮助吧,走出黑暗后,再回报大家也不迟,高中三年你不是做得很好吗?你寄来的信我没有留下地址,只是将信中你宿舍的电话号码抄了下来,谁知无论如何都打不进去,没有老师的鼓励和祝福,并不是我们已把你遗忘,请相信:你永远都是我们最好的学生,你们一家永不言弃的精神永远会感动我们,激励我们。如果我们师生之间也像你和妈妈一样有种心灵感应,那么你一定能听到今天我的倾诉。
有一个的女孩叫李茜,她自强自立又自尊,她的老师和同学都相信她能看到彼岸花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