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过的是一种心情
过年,过的是一种心情。一进入腊月,街市上满是购置年货的人。商贩们为抢得商机,纷纷把各种过年用品摆进了商店、摆上了柜台。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在中国人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大打折扣。一对农村老年夫妇一边挑
过年,过的是一种心情。一进入腊月,街市上满是购置年货的人。商贩们为抢得商机,纷纷把各种过年用品摆进了商店、摆上了柜台。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在中国人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大打折扣。一对农村老年夫妇一边挑选蔬菜、食品,一边对话说:“过年就是胡球花钱唄!”听起来粗俗,却也道出了人们心中的大实话——辛勤节俭了一年的人们,不就是趁着过年才阔绰两天嘛!大鱼大肉,白米细面。现如今的市场,物资充沛,商品丰盈,只要舍得花钱!
过年了,回家的路上,挤拥着思乡的人,火车、汽车、飞机上到处都是急着返家的人。每到这年关时节,交通就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只要接近零点,窗外一串鞭炮炸响,马上就会招来接连不断的爆竹声。那一刻,电视里只见人影晃动,声音是一点都听不见了。人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迎来新的一年。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不觉得已把许多的年抛在了后边,而前边的年又绵延不断地在迎接着活下来的人和刚走进这个世界的人。在年的这趟列车上,不断地有人上车和下车。而起点、终点都是在这个时间相聚,都是以年来计算的。
生存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际遇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年的希求和憧憬也不尽然。盘点一年的得失,盘点一年的甘苦,都愿把新的一年的财、势、运来追寻。做工的期盼工资的增加,务农者祈祷丰收的年景,学生希望能取得好成绩,青年人盼望能遇上好姻缘,中年人讲实在,国泰民安,心想事成,老年人则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久合必分,久分必合”,“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没有富贵不断头,没有贫穷不离位。既然有“房漏偏遭连阴雨”的闲言,就必然会产生“天上掉下大馅饼”碎语。
年年过年,年年辛苦,年年忙碌,年年高兴。因为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有内涵,一年比一年更丰盛,从居家的摆设,到餐桌上的吃喝,再到身上的穿戴,无一不显示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土布穿了许多年,终于换上了洋布,粗布换成了细布,手工纺织变成了机器织做。多少年来,“民以食为天”主导着人一生的劳作,忙碌一年,唯有过年才得空闲,相互之间串亲访友,交流情感,感悟昨天,畅想明天。多少年来,人们为了生活更美好,不惜抛家弃舍,“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与战争、瘟疫、地震、海啸、沙暴、水害不断地抗争,顽强地生存下来。过年了,彼此聚在一起,举杯换盏,哀悼逝者,追念世事,庆幸一同走过。从历史的遗痕中,找寻曾有的沧桑,从生命的延续中,找出人类发展的脚步。借鉴、创新,自然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人们依赖于此生存繁衍,开拓建设,令其改变面貌,改善生活条件。灾难灾害的频仍发生,激发人类不间断地寻求应对之策。人,一天天聪明起来,而地球却一天天贫瘠,地下的物藏变成地上的装扮,而环境则不断地恶化。
起起伏伏世间事,跌迭宕宕心中情。劳动、创造、享受,过年了,过的就是心情。过了今年,明年会是个啥样子?今天睡着啦,明天还不知能否起来?!生活与人们开着玩笑,人们在思考中前行,毕竟明天是属于大多数人。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节日留传下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性的节日也多了起来:“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母亲节”……国人也跟上享用一把;洋节一个个入侵中国:“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少男少女们也跟着乐了一阵子;虽然节日很多,过年,仍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最传统的节日,任何节日都无法和它媲美,人们在心中把它看得很重很重:孩子们欢天喜地,穿新衣,放鞭炮,又长了一岁;青年们一脸喜气,忙忙碌碌,有为无为;人到中年,苦也罢,累也罢,愁愁喜喜又一年;耄耋老人,儿孙绕膝,阖家欢喜,思也罢,念也罢,平安即是福。
笔在纸上走,人在文中游。曲从口中吟,词赋传千秋。记下过年的感受,记下过年的心情,亲情依旧,友情不断,爱情传递着人间的温暖,让时光与我们为伍,让岁月与我们作伴。沉淀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世人对过年有了叙说不尽的诠释。承受了苦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勇敢前行,创造生活,创造心情,创造家园,创造美满。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696o9a55a93g1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