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粽叶飘香时
一进六月,心里似乎又多了一些盼望。路过街市,终于看到了堆成小山的红枣和浸在三轮车翻斗里,水淋淋捆扎着如一尾尾绿色的鱼列队等候着的粽叶。那甜甜的、黏黏的、凉凉的伴着特殊草香味的记忆已经毫不客气地带领着口
一进六月,心里似乎又多了一些盼望。路过街市,终于看到了堆成小山的红枣和浸在三轮车翻斗里,水淋淋捆扎着如一尾尾绿色的鱼列队等候着的粽叶。那甜甜的、黏黏的、凉凉的伴着特殊草香味的记忆已经毫不客气地带领着口水,一阵阵经过喉咙漫进心底。
小时候,觉得包粽子和吃粽子真是很惬意的事情。
买粽叶、泡江米、洗红枣,剪细细的长短一样的白色线绳。准备工作在前一天进行。第二天,姐姐和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围坐在分别盛满了泡好的红枣、江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妈妈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妈妈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却从不阻止我们,哪怕我们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反而总是很积极耐心地给我们指导示范,这让我们觉得包粽子实在是一次有趣的手工活动。
当我和姐姐把手洗干净之后,就任由我们在凉凉的乳白色的江米水中翻动,煞有介事地学着妈妈的样子,捡着大的粽叶,弯成漏斗状,先往底部填一个红枣,那样米就不会在蒸煮的时候跑出来,然后捞一把米填一半,加一个红枣,再填米,最上面再加一个红枣。
接下来的合口捆扎有些难度,我和姐姐总在最后关头,因为不得要领,手一松,连枣带叶子全部翻进江米锅里,彼此笑着对方,然后瞪圆了眼睛看妈妈娴熟的大手掌变魔术一样将饱满的江米包裹在绿色的粽衣里,迅速从一旁牵一根线绳,牙齿轻咬一端,手腕一转,悬空打个活结,粽子就老老实实地躺在大锅里。我和姐姐用崇拜的眼神观看着妈妈的表演,心中赞叹不已,又各自收拾失败的作品,学着妈妈的样子重新包裹。
每完成一个都要让妈妈品评一下,受到表扬之后,就不失时机地拿一个大枣填进嘴巴里,妈妈一边提醒,要不够了呢,一边又笑着纵容着我们的馋嘴。
成功之后的欢呼和妈妈的赞赏鼓励以及我和姐姐对彼此作品形态的互相打趣让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持续乐此不疲。尽管大多数的粽子还是出自妈妈的手,但参与让我和姐姐俨然觉得自己很是大人的样子,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红艳艳的大枣,泛着水色,绿莹莹的粽叶飘着淡淡的清香,白线绳整齐地搭在锅沿,乳色的江米在水中变得温宛沉静,沙沙地摩挲着锅沿的声音和在指间、叶间流动的水声装点着灵动着我们的笑声。
爸爸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我们母女三人的煞有介事,快乐就喧闹着静静氤氲在六月的午后。
相比较包粽子而言,吃粽子,就是纯粹的对劳动果实的享受了。
“咕嘟咕嘟”地在那口大锅里煮了很久的粽子在早就漫了满院香气和满腹口水之后,终于出锅了。
两只铁桶注了一半的凉水,一个个热气腾腾、身材饱满,鲜亮水灵的粽子纷纷跳进冷水中,义无反顾中绿衣包裹着的江米们抱得更紧,吃起来口感更黏、更有嚼头。然,等不及完全冷却,我们姊妹三个已经迫不及待地入口为快了!
包的粽子两大桶都盛不下,左邻右舍互相送一些,会品评着谁家的粽子更好吃,妈妈的粽子因为个大,米的软硬适中,外形的美观匀称,总会当之无愧地赢得大家的一致赞誉。
这个时候,端午节其实还未到来。妈妈会念叨着往年都送粽子的几家亲戚,东家二十个,西家三十个的,一一送去。这对于妈妈来说,是比吃粽子更重要和更快乐的事情。
浸在水里的粽子要不停地换水,因为天越来越热,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这是唯一保存粽子的办法。每天放学回来,不吃饭,先从桶里捞一个,黏黏的清凉、浓浓的香甜,入口的一刹那,一身的暑热和饥渴马上消失殆尽。
这样的日子会持续许多天,随着换水的频繁和妈妈的催促,我们每天吃粽子的个数会渐增,因为粽子的保质期在水里也是有限的,直到吃得我们实在有些腻了,最后一个粽子也终于在还保持着它香甜口味的时候没有了。
过不了几天,还在抱怨粽子太多吃不完的我们,就又不由地开始想念了。
如今,有了冰箱,妈妈不再为粽子的保存而烦恼,享受粽子的时节有所延长,粽子里添加了花生、核桃等,妈妈做得粽子越来越好吃了。即使是远离端午节的冬天,超市里也会有速冻的粽子卖。粽子,不再是端午节的专利。但偶尔买来尝尝,吃到嘴里总觉得不是那种纯正的清爽和香甜。
每年,妈妈还会包粽子,还会在包了许多之后,东家西家送许多。只是这送出的名单里,多了我和姐姐。
隔了几年了呢——我们只是享受那黏黏的味觉,而再也没有和妈妈促膝围坐,一起包粽子?
又到粽叶飘香时,今年,约姐姐回家,一起包粽子吧!
只怕到时,我会不及儿时的灵巧,更加地笨拙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6adi768878302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