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技校生活之一:《徐先生》
1983的秋季似乎来得特别晚,那一年正逢高中教育改制(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泰州技校首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上了技校就等于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要比上普通高中强,父母这样劝说我,我也只好硬着头皮试一试。参
1983的秋季似乎来得特别晚,那一年正逢高中教育改制(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泰州技校首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上了技校就等于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要比上普通高中强,父母这样劝说我,我也只好硬着头皮试一试。参加完技校统一招生考试后,我就在家苦苦期盼,一直等到8月中旬,才接到泰州技校入学通知书。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是在体检的那一天。那一天上午,我们一百五十多名学生集中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大院内,一位身穿红色运动衫的中年男子正手持话筒大声点名。他身材魁梧,脸色黝黑,像涂了一层油彩似的,给人一种威武,饱满,粗犷的感觉。
徐先生的大名叫徐华美,任我们“83机械班”班主任。徐先生是一名体育老师,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徐先生虽没有想像中的那种儒家风范的才气横溢,但他性格幽默,正直,开朗,一举一动处处体现出君子的儒雅之风,至今念念不忘。
由于诸多原因,过了国庆我们才正式上学。学校规定学生一律住校,国家给予每名学生的伙食费是每月25元,由学校统一安排使用,学生一周只能回家一次。临上学的那一天,母亲特地为我做了糖醋排骨和水汆肉圆子。吃过中饭,父亲喊来表哥送我,表哥从邻居家借了辆三轮车,母亲把被单,蚊帐以及生活用品放上车。一切整理停当,父亲和母亲执意要送我到学校,于是我坐在表哥的三轮车上,父亲和母亲跟在后面。
一路颠簸,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后总算到了北郊的泰州市技工学校。学校先前是一座知青农场,简陋的校舍,红砖头路面,空旷的田野,最高建筑物就是学校食堂前的一座水塔。
一周的军训开始了,操场上我们头顶烈日,在解放军教官的指挥下,站队列,迈正步,摸爬滚打。新的生活,新的面孔,我们感觉很新鲜,几天下来浑身像散了架,可心里一点也不觉得累。清晨,徐先生准时在宿舍前吹响哨子,带领我们跑步;傍晚,徐先生又带领我们做操,“83机械班”同学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三年的技校生活,我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练就了一付健康的体魄,得益非浅。
1984年的冬季,正值期终考试前夕。那一夜,狂风怒号,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通往学校的唯一干道被大雪封盖。第二天早晨,天寒地冻,徐先生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走了几个小时才赶到学校,到我们宿舍里问寒问暖,生怕我们挨冻受饿。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徐先生总是用这句话来勉励我们勤奋学习,钻研技能。我们“83机械班”在扬州地区和泰州市组织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技能考试中名列前茅,这与徐先生呕心沥血和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1986年7月,我以班级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泰州绝缘材料厂工作。这期间,我和徐先生只是偶尔相遇,从未促膝长谈,先生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回忆起与徐先生这一段师生情谊,我倍感温馨和鼓舞。是技校为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我在人生舞台上奋勇搏击,永不言退。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6i7id96aa8331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