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雨巷
那是进入中专学习的第一学期,整个年级举行中秋联谊会,我们几个班委都接到出节目的通知。中秋的夜晚,我们围坐在篝火旁,轮到我的节目,我朗诵的是戴望舒的《雨巷》,这个节目本不吸引人,在我朗诵时,下面也是唧唧喳喳一片,当我念到“我希望逢着/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时,一个女孩撑着伞以标准的舞台步出现在我的前方,配合着我朗诵的诗文,用肢体语言演绎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柔美的身姿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也吸引了我的目光,她的舞姿和和我朗诵的完美配合,为我们赢来热烈的掌声。在我们谢幕的掌声中,我邀请她和我一起小重唱罗大佑的《请跟我来》。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正是皓月东升,如水的月华流淌着诗韵,我渴望在这青春飞扬的激情夜晚,再有一把吉他低吟,就更增添了她的浪漫。正当我这样遐想,人群里响起歌曲的吉他前奏,人群安静了,静静的在月光下倾听青春的心灵跳跃在如水月华铺就的琴弦上,我想,我们都笼在诗一样的韵华里,心中涌动的都是诗的韵律,我注视着那女孩的眼睛轻轻唱起:“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的到来……”当时,我甚至想,这首歌就是专为我们准备的。
一曲终了,寂静之后是一片掌声,为我们的歌声为抚琴者造就的氛围,也为他捻熟的技艺。在欢声雷动的掌声后,人群里发出邀请:“杨伟——”“来一个!”,像约好了似的,呼喊声整齐的此起彼伏,一个手持吉他的男孩来到场地中间,他把吉他递给帮我伴舞的女孩,又邀请我和他清唱了《满江红》,这样还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兴致,他又自弹自唱一首,才在掌声中迎来下一个节目。
联谊会之后,我和吉他手杨伟、班花徐静茹相熟,并成为朋友,我欣赏静茹伞舞的同时,也为杨伟捻熟的琴艺造就的诗一样的氛围所陶醉。杨伟告诉我,那天他唱《满江红》,正是因为曾经在校园后的树林里听我背过那首诗,因此那个树林也成了我们聚会的首选,很多精彩的创意都是在那里完成,虽然我们不是同一个班级,但并不妨碍我们一起谈诗唱歌学吉他,我们因此成了有名的“铁三角”。在那高大的树林里,即使下些星星点点的雨也不会影响我们,反而给我们更多的诗情,有一次我笑称,这就是我们的“雨巷”,一棵棵大树就是飘在我们身边的“油纸伞”。
“那你说,谁又是你那丁香一样的姑娘?”静茹调皮的问。
我脱口而出:“那还用问,当然是你啊。”
静茹立即飞红了脸,并飞快的看了杨伟一眼然后垂下眼睑。
也许就是从那晚的联谊会我已深深喜欢上静茹,看着她嫣然绯红的脸知道自己的莽撞。也许就是从这次起,和杨伟在一起谈诗少了,说静茹多了。看得出杨伟也很喜欢静茹,可他从没有什么表示,也从不对我提起。他也许只是对静茹好感,不像我这样热烈。我知道自己不能向静茹说,便把自己心底的秘密都告诉杨伟,然而他自己的事什么也不说,显得很不够哥们意气,我也只能说说而已,因为我们是同学们眼里的“铁三角”,不能因为我的自私破坏这个结构。
第二学期末,静茹要转学了,得知这个消息,心里的惋惜自不必说,我为心底还没说出口的爱意叫屈,也为自己能成功的抑制住自私的念头没有亵渎我们的友谊而庆幸。在我的建议下,杨伟同意为静茹单独举行一个小小的欢送会,地点就选在学校后面的树林里,那里有以我们的名字命名的大树。
在一个放学的傍晚,西斜的太阳仍然热烈的照耀着大地,阳光穿过树林投下斑斓的光影,风吻过树梢追逐过林间,洒下一片沙啦啦的歌声。静茹还是那样活泼健谈,如果不是偶然的沉默和绯红嫣然的脸颊,我要怀疑自己从前对她的界定。那天杨伟说话不多,多数时间都是在倾听我和静茹的对话,间或低低的弹一曲。最后,静茹要告别了,我示意杨伟一起送送她,杨伟只是灿然一笑,对静茹做个“拜拜”的手势。我送了几步也被静茹惋谢,看着她前行的背影,我渴望她回头的嫣然。只是她就那么踯躅前行。这时身后的琴声悄然响起,却是那么不合时宜的《恰似你的温柔》。我想静茹一定会笑着回头责怪他,然而却没有,她只是轻微的楞一下,轻微的像一眨眼的错觉,就在那林荫小道上,在那首略带忧伤的曲子里走向前,直至消失。
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问杨伟要选在那样的时间弹那样的曲子,只是觉得那首曲子在那个时间很贴切的钻进心里,在心海里不住的回荡。许多年之后,当我真正失恋时,那支曲子再次在心底响起,我幡然醒悟:原来这正是杨伟当时的心曲啊!他迟迟的没有表示,只是和我一样不愿破坏我们的友谊啊!
多年后,当我再次来到学校再次走进学校旁的树林时,我沐浴在林间班驳的阳光里,似沐浴在心灵的雨巷,清洁着我的情感和灵魂,这雨巷不是望舒迷茫的雨巷,而是我们年轻的心滤过心灵杂质的纯洁友谊。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757is7s9oa4yy3.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