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的人生

戏里戏外的人生

州同散文2025-10-16 00:18:38
我是个五音不全的人,认识我的人大家都知道,每次随朋友一起出去玩,我都只有听他们唱的份。偶尔会有朋友一定要拉着我唱的话,我也只能专挑一些比较老的歌吼上几句,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只有一次,下次再在一起的时候,朋友就一定不会拉着我唱了。不过,也好,我唱不了,但我还是可以听的。每每有听到好的流行歌,我还是要听上一听的,不要多久,在心底里也就有了这首流行曲的影子了。
来广东打工说不长也长,说不短也短也有十几年了,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我必须得同香港人或是本地人交道,但不管怎样,我就是一直讲不了广东话。如果要同那些不到广东半年就说得一口流利的白话相比,我可以说是相形见绌了。所幸的是,我说不了,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听得懂的。这也许就是我的语言接受能力太差的缘故吧,有朋友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于戏曲,我也有一样的感觉,不管听了多少看了多少,可我就是一句也哼不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听戏看戏的热情。
时至今日为止,我听戏看戏得最多的时候,还应该是在小的时候。那个时候,不管日子如何的难过,一到过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是春节),各个村都会想方设法搞上一场戏听听或是看看。那个时候听戏不会象在城里,只要花上一笔钱就可以坐在剧院里,好好的听或是好好的看了。我记得,在小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是本地的皮影戏,看得最多的还要算是河南的豫剧与曲剧了。那个时候,那些本地的皮影戏以及从河南请来的剧团,在一个地方唱完或是演完,就会转移到另外的地方,我们的脚步与目光也会随着转移,直到真的无法看到剧团的影子,我们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不管在哪里看戏,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跑到前面,在我们家里,称坐在最前面看戏人为“看顶台”,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看顶台”的人。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好的舞台布置,没有什么音响或是话筒什么的,所以看戏的人讲话大一点,无论是坐在前面“看顶台”,也是无法把演员的唱词不达意听清楚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看戏的兴趣。直到现在,我还不清楚自己为何那样的喜爱听戏,只要一听到那些抑扬顿挫的唱腔,特别是略带伤心的哭腔更是我念念不忘的,还有那一招一式行云如流水般的水袖,更是让我感到一种美丽。
我知道,如果与那些戏曲的发烧友相比,我根本称不上是个戏迷,更称不上是个懂戏的人,因为我就根本哼不来哪怕一句的戏词。但这并不影响我一如既往的喜欢着戏曲,无论是哪一种戏曲。到长大了,走上社会了,成家立业了,改革开放了,我却是很少再有机会看到戏曲了。在自己买了电脑之后,我就会一个人坐在宿舍里,通过百度搜索一些戏曲,然后就在网上欣赏一番。虽说比不了象小时候那样的开心,但毕竟还能很清楚的听懂所有的唱词。前不久,我还写过《听了一晚的戏曲》的文章,讲的是十一长假的回家了一趟,那个时候中央三套正在现场直播一台国粹京剧研究生的毕业晚会,于是我就一个人坐在堂屋一直看到演员们谢幕。在农村,家里人不象城里人习惯过夜生活,我父亲母样一般都休息得比较早。那晚,因我女儿第二天要到学校补课,也早就休息了,不过中途,因看到灯光或是听到声音,我女儿有打开房门,看到我在看京戏,就笑着对我说,老爸还喜欢听戏呢,怪不得到现在还亮着灯呢。第二天,女儿还告诉她爷爷和奶奶说,我昨晚听了一晚的戏曲。想不到文化不高的奶奶也是笑着对我女儿说,你爸爸从小就喜欢听古戏的,想不到现在还是这样的。
其实,要听戏的话,电视台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但我一个在外打工的打工仔,除了工作就是休息,除了休息就是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能坐下来好好的看看的电视,就算有时间,也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毕竟在外的生活的节奏不允许我能静下心来,听那几乎都没有什么节奏的老古董(这是现在好多年轻人说的一句话)。到家里之后,心情就不一样了,不会想到明天一早还要起来上班,或是晚上还有什么材料要准备,在这样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形之下,听戏才是最好的消遣。我这才明白,之所以在城市里,能称得上是戏迷的,并且还有大大小小的公园里经常练一嗓子的人,大多都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了。也许,到我老了的时候,我也不可能突然之间就能来上几句字正腔圆的唱词,但我想我会静静的坐在那些老人中间,用心去聆听那戏里戏外的闲散与深情。
我又不会唱?我又不是什么戏迷?我更是对戏有什么研究?我为什么就喜欢上听戏了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好好去想好好去琢磨,一直以来也不明白自己为何喜欢听那慢条丝理的戏曲。我不是研究戏曲的人,也说出什么大道理,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喜欢戏曲里的那些重情重义的主人公。每看完一曲戏,我都会为戏曲里的主人公叫好,更为他们的大义、他们的真诚、他们的不畏权势、他们的重心肝胆、他们的气节所深深打动,在看戏的时候,我总希望自己就生活在那个年代,更希望自己就是戏里面的那个主人公。
在与同事或是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总会听到有人会说,那部电影(或是电视连续剧)那感人,一路看一路可都是有泪在流的话。这些话我相信,不过我更相信那些因看戏(包括电影、连续剧等一系列文艺作品)而流泪的人,一定都是会多愁善感之人,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人,也一定是心里有着某些梦想的人,更一定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因为在我的心里,我一直都是有这样的感觉,一个可以为一个虚拟的人而流泪的人,在现实中也一定是个富有爱心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信任,也值得我尊敬。其实,我也知道戏曲(文艺作品)是教义人的,给人以启谛、给人以美好,但把目光移回现实之后,我就觉得这个社会太激进,人也太过于浮躁,没有什么人会让自己的身上多一些中华民族的仁义道德,大家都在想尽一切的办法赚钱,哪怕不择任何的手段,哪怕让人的思想与意识不再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不过,我总希望社会大舞台上所演出的一曲曲戏,都能象真正的戏里面演的那样,给人一种正气,一种美的享受!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戏看得多了,就多了一些痴人说梦的成分——但愿我们的生活都是一曲好戏!只要有机会,我会继续把戏看下去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