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形象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面临着知识更新的迫切要求和主观需要。那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师应该怎样找准自己的定位,怎样才能做到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呢?笔者试从教师形象、教师要求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面临着知识更新的迫切要求和主观需要。那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师应该怎样找准自己的定位,怎样才能做到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呢?笔者试从教师形象、教师要求、知识储备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一、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己的知识造诣和科学修养。关键词:教师形象,神圣与平凡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有一种木桶理论,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单科突进,只会阻碍特长的发挥。我们提倡一所学校要有特色,教师要有特长,学生要有个性。这里经常地读书和学习至关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们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的空间,而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学习知识的兴趣与技能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兴趣和技能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要随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譬如:现在提出的“灰领”概念,就是在以前的白领、蓝领、金领基础上形成的新概念。它标志着我国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的转型已经开始。“灰领”就是指既能动脑有能动手、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新兴技能人才。包括汽车维修师、高级电焊工、IT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管理等等;还有广告策划、服装设计、装饰设计师、数字音乐创作;甚至宇航员、外科医生,都被冠以“灰领”的称号。
如何界定教师的形象?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境界;更有人说,教师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曾经在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上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们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朵美丽的花。花是无法去影响园丁的,它只能给园丁带来感官的愉悦,带来工作的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园丁自己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过去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价值必须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忽视了教师自己价值的直接呈现方式。
教师也不是春蚕,教师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这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
教师还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是一个机器,让工程师任意修理,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任意改变。而且,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去塑造呢?
教师更不是蜡烛。那种把教师看成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有人还嫌不够,要教师两头燃烧,加快成为灰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上,显然也是不妥当的。有人说,教师是绚丽的晚霞,在照亮天空的同时,也呈现出自己的美丽。这个比喻虽然比上面的精彩,但是,当晚霞退却的时候,那星星和月亮构成的夜色天空难道不美丽吗?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而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作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是一个冒险和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用该是自己的充实和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经常地积累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明了人终身学习的极端重要性。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对每一个现代人都十分重要。人类几千年来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之。因此,现在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是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是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二、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师要能够更上一层楼,有登高望远的意识和气度。关键词:教师要求,登高望远
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对以传承文明施行教化和传道授业的技校教师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和人民也由衷地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希望老师们眼界更开阔一些,思想更活跃一些,知识更渊博一些。其实,这也是广大教师的心愿。
前不久,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学生觉得教师在离开课堂与课本以后,很少有能攀谈的话题。与此相应,七成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不渊博,眼界比较狭隘;八成以上教师希望开阔眼界。两相对照,显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身为教师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aao75oa9i7f1t3.html
上一篇:那些迷恋(烟酒糖茶)
下一篇:淡淡书香入梦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