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永州

阅读永州

无所回避散文2025-07-12 23:35:34
——品味博大而厚重的永州之书
来永州已近两年,曾几何时我发现自己恋上了永州,爱上了这里绵绣的山水,厚重的文化,还有那善良的人民……在闲暇之时我常常会习惯性的敝开心菲把自己融入这座古城。用眼去观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用真情去阅读永州这部厚重而又博大的史书……
也许是我品读永州太久了,也许是她太深遂了,每每阅读她之后,我都有新的感受,都会激动不止,甚至热泪盈眶。这是为何呢?也许就像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现在终于有机会为她来写点什么了。我执着笔静静的思索着的她的一切一切……
有人说:在湖南,张家界是一幅美丽的画,永州是一部博大的书。确然,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肤浅的,贫瘠的。反过来,有历史的城市则是厚重的,丰裕的。永州,就是这样的一座厚重而又丰裕的历史古城。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永州这部浩瀚的史书孕肓了无数的政治文化名人,而政治文化名人又丰富了这部史书。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舜帝,三国东吴大将黄盖,唐代高僧草书大师怀素,宋代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清代书法大师何绍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北伐名将蒋先云,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江华等等都是在永州这块土地上诞生的。
如果说永州是一本书,那么,舜文化就是这书中一段最精彩的篇章。“德自舜明。”“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中国第一部典籍《尚书》和司马迁的《史记》都这样评价舜。舜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民选出来继承帝位之人,也是继承和发扬民主的帝王。最后,这个伟大的帝王在南巡途中死去而葬在了九疑山。《史记。五帝本纪》说他“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现在我们站在舜帝陵墓的碑前可以遥想到当年他接替尧后,奉行天下为公,处处谦恭礼让,与人方便,和睦邻里,诚信待人,深得百姓爱戴的事迹;也可以感悟到舜他的德治理念。帝亡于九疑山,在附近一带留下了种种神奇的传说,给后人无限遐想,也给永州从此种下了文化的根源。
时光流逝到了大唐,柳宗元在王文叔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到了永州,在政治上失意使他早就对官场绝望了。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永州没有让他断肠消魂,这里的灵山秀水慢慢治愈了他心灵的创伤,并将他培肓成了成中国古文坛上的一座高山。一千多年来,但凡读书人无不涉猎《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柳子名篇,而这些千古流传的文学名著,都是柳宗元在永州创作的。永州山水成就了柳宗元的文学大业,而永州山水又因柳宗元的辉煌成就而名闻天下。也许正因为如此,永州人始终都没有忘记报答柳宗元,千百年来这里有了纪念柳宗元的柳子庙。永州人在柳宗元住过的地方建起了柳子厚祠堂,几经重修后改名为柳子庙,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永州人还把柳子庙所在街道叫做柳子街,把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记》遗迹保护下来供后人参观。也许是柳宗元成全了永州或许又是永州成全了柳宗元。他的一生与永州已融为一体,后人没办法将他们剥离。总之,贬谪,毁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却造就了一个名垂千古的文学家。永州,孕育了一个伟人,磨砺了一个伟人,陶冶了一个伟人。
永州给世人所留下的不仅是她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更有她那如诗如画的景致。陆游有诗“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千百年来,无数名人前来永州寻古探幽。这里的山奇:有舜帝陵园九疑山,佛教胜地阳明山,还有越城岭主峰舜皇山。它们或巍峨高耸,或蜿蜒横绵,谷深潭幽,花簇鸟鸣,风光旖旎无比。这里的水奇:有分奔而遇的潇、湘二水,有与元结、柳宗元、周敦颐形影相随的浯溪、愚溪、濂溪,有险象环生的金洞漂流、柔情万种的湘源温泉、飞流直下的三分石瀑布、浑然天成的百里平湖……
因为地理位置近的缘故。读书之余,我常常喜欢漫步于那悠长悠长而又如诗如画的潇水河畔,走访于那古色古香的柳子街道,寻找当年那东山之麓,古木参天,丛丛芭蕉叶翠绿欲滴的古庵……在哪儿,我常常都会敝开心菲把自己融入种种遐想之中。用心去感悟当年柳子的风霜与忧伤,怀念怀素的执着、偏狂和草书的放纵与潇洒……
也许正是由于永州美山秀水,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有那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曾吸引了无数的文人贤士的探访,也留下了数不尽的赞美的诗歌。秀丽的永州多情,多情的永州多诗。“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的名句足以说明潇水在湘南秀丽景色中的份量;“惆怅八愚诗在否?西山山色为君明。”(明?易三接《初春谒柳子词》)可以告慰于柳公;“一滴终须归大海,几人到此悟平生。”(林伯渠《路过永州游西岩作》);毛主席的“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将人们带入一个神话世界……
永州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永州是一部博大而厚重的史书。秀丽的自然风光就是她的封面;丰富的人文景观便是她的插图;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名人,则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哦!永州是一本书,一本厚重的书,一本回味无穷的书,一本永远读不尽的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