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上有个鸟窝儿
春雨,在不紧不慢地飘落着。我吃过早点,在屋里打了几个转,不知该干点什么,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去看书吧。开卷阅读,正徜徉在字里行间,一声“唧唧啾”的鸟鸣传来,接着,一声,又一声,在这静谧的雨天,啼叫声显得
春雨,在不紧不慢地飘落着。我吃过早点,在屋里打了几个转,不知该干点什么,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去看书吧。开卷阅读,正徜徉在字里行间,一声“唧唧啾”的鸟鸣传来,接着,一声,又一声,在这静谧的雨天,啼叫声显得很清晰、自然,这毫不做作且无修饰的叫声,把我从书中招呼出来。抬头一看,我的小室对面的酒楼墙上,一只小鸟正趴在一个小小的洞口上往里张望,啼叫声是由它发出的。不大会儿,另一只小鸟从洞里飞出,落在楼前的那颗塔松上,洞口上的小鸟立马钻进洞里。我紧盯着这个圆圆的小洞口,心想,这一对小夫妻是以墙洞为家,在这里生儿育女,经营起自己的小日子了。说来,墙壁上的这个小圆洞,是酒楼在安装空调的室外机时,因钻孔的位置不当而被废弃的。想不到,如今竟然成了鸟窝儿,我有些奇怪。因为,一直印在我心中的鸟巢——在我们这儿叫鸟窝儿——多是由小鸟夫妻不辞辛苦地营建在树的尖端。而像燕子,尽管不把鸟巢建造在树杈间,也会在阳春三月,把它筑在农家堂屋的木梁上;小麻雀的窝儿则藏在屋檐下的某个黑乎乎的洞里,这各种高高在上的存在,神秘、灵巧、生动,都是美好、亲切而又温暖的。可这对小鸟儿为什么就把自己的家安在水泥砖墙上,即硬邦邦的,又显得那么孤单?是觉得在这儿繁衍生息平安舒静,还是自己天性就不造巢?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再一想,树上的巢也好,洞里的窝也罢,对于鸟儿来说,都一样,都是它们栖息的地方。如同人类,不管你居住的是草屋、楼房,或者是别墅,还不都叫房子!还不都是自己的家园!
与鸟为邻,时闻鸟语,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每天吃罢早餐,我总要站在凉台上守候着这对小鸟。随着一串短促而嘹亮的鸣声,一只小鸟飞到了电线上,在这最佳的视线内,我看到,它的个头像八哥,羽毛呈灰麻色,嘴巴和两爪为橘黄色,在尾巴与身体的结合部有一圈白羽毛。我瞪大眼找寻,只是没见到另一只的踪影,心想,它肯定是在窝里“坐月子”。电线上的小鸟站立少许,就飞驰而去,不大会儿,嘴里衔着点什么俯冲到窝里,供里面的鸟儿品尝食用,然后,又从窝里飞出,去寻虫觅食。如此往复,甚为勤快。
过了些日子,或许是儿女们孵出来了,整天忙着觅食的那只小鸟不再是单身独影。有时,小鸟夫妇会成双成对的站立在电线上,蹦蹦跳跳,卿卿我我,一番的亲热之后,便担负着哺育儿女的责任,一起向东方飞去。望着这对恩爱小夫妻,我心里挺感动的,可感动之余,尚有一点遗憾,那就是,至今还不知道自家这个邻居的尊姓大名。有一天,我喊上喜好养鸟的邻居,让他看看这小鸟该叫啥名字,邻居望着忙碌的小鸟,觉得像是山雀,又摇着头说:“不是”,而究竟是啥鸟?他也说不准,既然如此,我们还是把它叫“小鸟”吧!
后来,一个小脑袋从洞口探了出来,好奇地向外张望,还唧、唧、唧地叫上几声。望着这个初生的小生命,我不由揣摩,它是独生子女,还是另有一个孪生姊妹?它不呆在想必也是柔软、柔韧、柔和的窝里,是想看那如同洞口一般的圆圆的天,还是肚子饿了吵着要吃的?正当我纳闷,大鸟飞回来了,口里衔着孩儿的最爱,两爪蹬住洞口的边缘,大嘴对着小嘴喂起儿女,这情景,让我看得温馨、温暖又感概。兴许是雏儿长饭量了,接下来的日子,两只老鸟便往来穿梭,显得越发勤快,即使在淅淅沥沥的雨天,也义无反顾地飞到更远的地方寻觅。端午节的前两天,一只小家伙趔趔趄趄地从窝里飞出来了,“唧唧、唧唧”地叫喊着落在地上,它的长相与父母一模一样,只是个头有些瘦小,叫声还显得稚嫩,不像老鸟那样是“唧唧啾”的流畅话语,它先是蹦蹦跳跳,好奇地看着花木、楼舍、蓝天,然后,又拍打翅膀飞起,落下,还时而俯冲上几米,或滑翔上一段儿。一旁的老鸟,环视左右,跳跃不止,并连声地喊叫着,话语中似乎带着喜悦、机警和鼓励。小家伙在楼下绿地上玩耍了一会儿,就扑扑愣愣地跟着老鸟向天空飞去,这应该是跟着父母放飞去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当我站在凉台上再去看望小鸟,已听不见“唧唧、唧唧”地叫声,小鸟夫妻也不见了踪影。仅是一夜的功夫,墙上的鸟窝儿空了,小鸟一家搬离远走了,我的窗外天地也没有了鸟儿的歌舞。我屏住呼吸,对着墙上的那个曾有过孕育衍繁,有过亲情交流,有过生活故事的鸟窝儿,深情的仰望着,仰望着。心中还泛起对它们一家的祈盼和祝愿,祝它们自由地飞翔,快乐每一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i9ds7797da40t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