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情·乡韵·乡愁
这样也好,我并非一味地对灯红酒绿的场所趋之若鹜,我更喜欢安静,一个人坐下来,想想心思,倒也妙不可言。
场面上的事儿终归是虚的,大家在一起吃喝玩耍,就图个开心快乐,也就难免互相恭维,逢场作戏,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倒也无可厚非。别人用怎样的眼光来看我,并不重要。我特别在意的朋友和真正关心我的朋友,也就那么几个。
但不论何时何地,不管在什么场合,思乡的情结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跳跃和闪现。我自己清楚,乡村的阳光雨露、山涧小溪、花木芳草、俚语方言,故事传说、风土人情……才是我生命深处的内在源泉,而朋友们给我冠之以绅士派头和洒脱的称谓,仅是自己世俗的生活习惯罢了,只不过是给自己浮虚的生活披了件漂亮的外衣而已。我之所以坦然而自在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给熟人和朋友们,乃是因为我生命中最快乐、最宁静、最惬意、最率性、最芳香、最忧患、最哀愁的点点滴滴,皆与乡村有关;尤其是童年和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的那一幕又一幕,经常使我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童年,在杏花盛开、桃花争艳的季节,路边绿草如茵,坡上柳叶似眉;那春醒后的麦苗,丰腴脆润,绿油油的嫩叶在春阳的照耀下泛着青光,微风吹过,散发着一种异样的清香。节假日或下午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挎着蓝子,拿着小铲,踏着酥柔的乡间小道,一路上笑闹着来到村民们称之为西坡的西山脚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四散开来去拔猪草。在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的田畔或小山坡上,若那个小伙伴发现了“油角角”(可食用的野生植物)、野山芋、野豌豆等“野味”时,立刻惊喜地大呼小叫起来,小伙伴们马上围拢过去,津津有味的嚼着刚从泥土中拔出的“野味”,伴随着嫩稚但却幸福的说笑声,绿色、橙色或白色的汁液,从小伙伴们的嘴角溢出……类似于“油角角”之类的“野味”和数不清的山花小草,知识面狭窄的我,至今也叫不上它们的学名,但那清香爽口的鲜美滋味,却像楔子一样嵌入了我的肌肤血液之中。
清明时节,摘一片柳叶儿,用双手拇指夹住,轻轻一吹,一种任何乐器也奏不出的悠扬之音荡漾在田野上;祭祖上坟插柳时,大人们将柳枝用手攥住,轻轻一拧,柳皮即与柳枝分离,把柳枝折断,将柳枝抽出,然后再把筒状的柳皮两端用小刀割齐,将一端的嫩绿薄皮削掉半厘米左右,立时,乡民们称之为“咪咪子”的乐器,被孩子们四处吹响。田野上,从孩子们口中吹出的那悠扬的柳管之音,和着春风鸟鸣,伴着乡亲们祭坟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地散落在麦尖树梢上;微风徐徐,草馨花香,麦浪涌动,树枝摇曳,偶尔听得见远处有狗吠、羊咩、牛哞……但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清明节时的第一刀韭菜,腴嫩得用手稍以抚摸,就会渗出清香的汁液来,扑鼻的芳香让割韭菜的村姑和少妇们如醉了一般脸色泛红。
在童年的记忆中,村姑和少妇们在将鲜翠墨绿的韭菜放入蓝里时,其举动和神情竟是那样的轻柔和温婉。当夕阳西下时,从家家户户的院落升起的袅袅炊烟,把各家伙房烙韭菜盒子时的香气携裹于其中,上升后随风飘散于村落上空,使整个村庄都弥漫在阵阵芳香的氤氲之中。
那撩人的春色哟,让我至今想起来,都不由得会联想起刘湛秋笔下的《三月桃花水》,还有林徽因的名篇《人间四月天》……
麦稍儿黄了,和着“算黄算割”的鸣唱声,我和小伙伴们踏歌而行,到十多里路以外的山村去“偷”杏儿。去时,一路嘻戏打闹,归时,“偷”摘的杏儿装得包满兜溢。尽管回到村时已明月朗照,但兴致极高的小伙伴们仍不肯散去,又到打麦场去玩起捉迷藏,直至家人扯着嗓子呼“猪娃”、叫“狗蛋”、喊“珠子”……时,我们才会四散开去,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回家,囫囵吞枣的吃过饭,往大炕上一滚,乐滋滋地在不知不觉中沉入梦乡。
夏季的正午,小到五、六岁大到十一、二岁的男孩们,一律脱了衣裤,光着屁股在浅湾戏水。往往有调皮的小伙伴,恶作剧般地将他人衣裤悄悄藏于别处,等到要穿衣回家时,看着捂住下身慌忙找衣者的窘相而偷笑。在找衣者快要哭了时,大家不约而同地举目四找,藏衣者假装无意中发现了衣服放在某石块下面或某大树背后,急忙抱来帮欲哭者穿上,大家又一路笑闹着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习惯性地分成两支“战斗”队伍,玩起打仗的游戏来。而结局总是扮装成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或志愿军一方的小伙伴,举起手中用旧书本编折的“手枪”(当然是军官了),或手中拿着用树枝充当的“步枪”、“机关枪”(当然是战士了),对着扮装成反动派一方的小伙伴,“哒哒哒”一阵猛扫,并伴随着“冲啊”的叫喊声和“滴滴哒哒”的军号声,扮装成“敌人”的小伙伴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同样是用纸折叠的手枪和用树技来充当长枪),举手投降。其中不乏调皮的小伙伴,故意做出各种求饶的怪相,直惹得大家笑声四起,表演者才喜笑颜开地收起求饶动作……直玩到有人喊声“饿了!”伙伴们才各自回家。
瓜果飘香的秋季,最是小伙伴们欢天喜地的时候,早一些得到瓜果的孩子,征得家人的同意,准会叫来他最亲密的小伙伴一起共享,那种一饱口福的吃相,任世上再高明的画家,也难画出孩子们脸上那幸福的至纯至美的表情哟!
随着年龄渐长,那种疯玩的年代又属于更小一茬的孩子了。在大人们“你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67ooa8o9sayg3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