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小记

石潭小记

扑亮散文2025-07-02 02:19:13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我也想“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觅心中的梦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再别康桥

我也想“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觅心中的梦,在青山绿水中。
15岁便离别家人到了偏远的职校,毕业后,我走进了父辈们的工作单位就职。工作3年后又被单位选送到医疗单位学习护理专业,企业改革医院划归地方因而造就了我放弃专业,依然重拾旧职。多少个年头,辗转在城市与山野之间。因为始终不能放弃那一点点的事业征途,我耗尽了我的热情与力量,我累极了!终是有一天,我来到了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在一个个村庄之间,在一条条小道之中。我们在此简单的工作,拿着较为丰厚的工资待遇。渐渐的,我一再畅想,做一个纯朴的乡野农人,拥有一个宁静的环境,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情,有着一颗简单的心,是为梦!可我们的心只一半在乡间,另一半还驻留在城市的家园,人生喧闹,心海沉浮,何时是归途?
我开始学着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路越走越长……
小路仿似没有尽头,漫过平坦而蜿蜒的山道,会走上一座小小的石桥,桥下一条清亮的小溪流过,恰在桥沟处形成了一汪清泉,不深不浅。每每站在桥边,静静的注视这一汪溪水和水中自由的小小鱼儿,那感思不由而至,带着那么一丝一缕的感伤,在胸中荡漾开来。
小道不知走了多少回了,路也在我们不断往返的行走间变梗。起先是狭窄不能过车的,两旁杂草过人高。为了便利,村民们推宽了路面,上面撒满了碎石子,路的两边修了浅浅的排水沟。小路一侧是山与田地,一侧是溪流,山道的风景变得迷离起来。
顺着这条山道缓缓前行,路旁的玉米地绿汪汪的匍匐于山道的沟沟坎坎,紧紧相连着漫山翠绿的丛林,我们徜徉在翠绿的世界里,淡淡的花香拂面而过。
那是一个没有阳光的午后,很随意的又走到了小桥边,默默的注视后,我们决议向前行,一探前面的景色。经过一座大石与山崖相对立的狭窄路口,我们离了平常行走的那条山路,顺着溪水前行。小溪两旁是不平坦的靑草地和低矮的灌木,羊肠小道时隐时现,几至溪流的拐角处忽然隐没,浅浅的溪水中央立有礁石,垫着脚尖踩踏礁石跨过溪流,小路隐约显现。这样婉转回环的前行,好像百转千回而忽至一处深潭。我们眼前一亮,被它深深吸引。
石潭是溪水流经至这一深洼处形成,显然与石桥下那一汪透亮的溪水如出一辙,可它的深、大和镶嵌入山,都使得于天然中而别具匠心。石潭的周围,全部由石岩筑成,岩石外围是低矮的树木,枝与枝间缠绕簇拥着向山的里面蔓延。不远处一棵古老的核桃树从山崖向石潭伸展,满缀着饱满的核桃喜水一样在石潭的上方遥望。可惜那天不是大晴天,要不然真会是“那树荫下的一潭”了。更奇巧的是,石潭紧倚小山的那部分完全嵌入到了山内,沿着山道伸出一块悬空的青青石板,把个石潭淹没了大半,究竟不知溪水嵌入了多深,看石下仿如静止了的溪水清莹透亮。潭底覆着一层深绿色的水草,映得溪水碧绿。鱼儿在内欢畅的游着,无拘无束,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向青石下游去。围着石潭转一圈,挨到靑石板上时,同事感叹道:“坐在上面背书,尤其是高考前的复习,最为合适。”我心里默然:“是啊!牛儿在不远的山坡吃草,放牛娃在这石板上抓紧时读书,那该是一个怎样令人向往的时光呀!”这样想着,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可那时扎着小辫的我们完全不懂得时光的宝贵,把学习的时间大都花在了玩耍上。自小在城里长大,哪里有学习的紧迫感呢?石潭不大,但能容纳一支小船畅游。假如,这里似江南的小湖,定是种满了荷花,荷叶下撑着小船的美少女在荷塘中穿梭,哼着江南小调伴着莲藕的清香飘向远方。我们,也定是那湖中采莲的江南女子了。顺着石潭向半山腰望去,农民们在田地里带弄着小树样高的玉米。是啊,今天没有直射的阳光,是农家人劳作的好时机,加之今年没有冰雹击打,作物茂盛生长,是个丰收的好年头。不由得放眼望去,广阔的天底下,青翠的山连着山,漫山丛林片片相连,树木环绕着农田,农田里镶嵌着大树,劳作的人们,奇特的石潭,自由的鱼儿,软软的水草,遥遥相望的古树,欢畅的溪水,若隐若现的羊肠小道,自然景色和谐优雅,造物主只怕再也侍弄不出这样祥和的美景了吧!
自去年夏之后,再没有到小石潭去了,似害怕再也看不到那美丽的景色一般,也许《桃花源记》已经深深镶入了脑海,就像那一汪碧绿的溪水深深的嵌入了山底一样。
起风了,窗外的松柏在风雪中摇曳,好像久远的思绪在风中翻飞,飞向了梦的更深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