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场琐忆
自我懂事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所第一盼望的,便是赶场。有时是与大人们一起赶场,有时就几个小伙伴一路。五凤溪逢场,最初是七天逢一次场,就是每个星期天逢场;后来逢三、六、九日,再后来是单日逢
自我懂事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所第一盼望的,便是赶场。有时是与大人们一起赶场,有时就几个小伙伴一路。五凤溪逢场,最初是七天逢一次场,就是每个星期天逢场;后来逢三、六、九日,再后来是单日逢场。每遇逢场天,纵然我们那儿离五凤街上有十多里路,也一大早就从路上的行人感觉得到。离街上越近,汇聚的人的越来越多,后来我才晓得这就叫“络绎不绝”。虽然,路又远——十五、六里,路况又复杂——坐渡船过河、走铁路、爬陡峭的万家山,可从来没觉得累过。因为只有到了街上,才能将我们平时的收获卖成钱,才能将钱花出去,也才能到街上看闹热、看稀奇(指围观)。
我们那时父母是极少给零花钱的,主要靠我们自己挣。
挣钱最多的要算卖蓖麻子了。蓖麻,大戟科植物的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上被蜡粉,通常呈绿色、青灰色或紫红色;茎圆形中空,有分枝;叶互生较大,掌状分裂;圆锥花序,单性花无花瓣,雌花着生在花序的上部,淡红色花柱,雄花在花序的下部,淡黄色;蒴果有刺或无刺;椭圆形种子,种皮硬,种子外形似豆,有光泽并有黑、白、棕色斑纹。喜高温,不耐霜,酸碱适应性强。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药上做泻药,工业上做润滑油。这些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只晓得蓖麻子可以卖钱,而且可以卖大价钱。那时,我们各家房前屋后都零星生长有蓖麻,秋天蓖麻子成熟时,我们就把它摘下来,它的种子成穗状,一般情况是熟一粒摘一粒,很难等到全穗成熟再摘,怕被别的小朋友摘去。摘下后将它的外壳剥落,这个过程也不容易,要一粒一粒的剥,有些外壳与种子不易剥开,有些外壳的刺还很锥手,再及时晾晒,要不遇上秋雨连绵,就有可能因霉变而影响质量,要少卖钱。积攒多点,就拿到街上粮站去卖,粮站那时在南华宫。蓖麻子也分等定级,价格不一,等级高的可以卖到5角钱一斤,那可是一大笔钱啊。因此我们也就有机会见识粮站大人们的嘴脸:有时质量很好却只定了个二、三等;有时又说蓖麻子太湿,要晒干了才收。逢场天的南华宫粮站内晒坝上,常见三、五个孩子守着各自的蓖麻子在烈日下一起暴晒,有的三番五次后终于卖脱了,长出一口气;也有的只好垂头丧气的拿回家,下次赶场再拿来卖。我们常常觉得,他们分明是在拿我们这些衣衫滥缕的农家孩子寻开心。
其次是割蓑草卖。当时,蓑草的用处也很多:搓绳、打草鞋、编蓑衣、造纸等。五凤溪是山地、深丘地貌,山涯边所多的是岩蓑草,那是卖不成钱的。能卖钱的那种蓑草一般生长在其他山草丛中,必须仔细去搜寻,找到后用镰刀或锯锯镰(有锯齿的镰刀,主要用于收割农作物)把它割下来晾晒。晒干后扎成捆,这蓑草捆也很有特色,下边垛得很整齐,捆成圆的,上边由于草的长短不一,长的越来越少,就把它编成辫子。赶场的路上,挑着或抬着成捆的蓑草往街上走。我们那时好羡慕大人们啊,个子高,身体壮,他们将一个、两个或三个蓑草捆的辫子拴在一起,一次就能担两个、四个或六个,晃晃悠悠的挑在肩上,而我们个子矮小,没气力,只有用绳子拴在蓑草捆的腰上,两个人才抬一个。当时收购蓑草的地点就是从铁路入场口处的小凤街中段。印象中的收购处,每次看到的都是如小山似的蓑草堆。
还有就是捡蝉壳(蝉蜕)或扯草草药(中草药)卖。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叫鸡屎藤的草草药,其味特臭。另外还有金钱草、车前草、瘌格宝草……有的晒干了卖,也有的卖新鲜的。
还可以捡鸡、鸭、鹅毛或其它废品卖。家中杀了鸡、鸭、鹅,扯下来的毛所卖的钱,那是家庭的收入。偶尔,如果大人高兴了,说:这次的鸡毛你们自己拿去卖。那简直皇恩浩荡,有一种发大财的感觉,比现在买彩票中奖还高兴。平时只能在鸡窝、河边、沟边、路边捡它们身上掉下来羽毛。在捡拾的过程中,有时真的想把鸭们、鹅们的翅膀、尾巴上那漂亮的羽毛拔两片下来。积攒多了,然后拿到街上去卖,一般是舍不得卖给收荒匠的,那会少卖许多钱的。当时五凤溪街上收购这些东西的地方是火神庙,至今我还记得火神庙那陡峭的阶梯两边晾晒的各种毛皮,那臭哄哄的气息。
有了钱,有时买一两颗水果糖;有时去喝那一分钱一杯的凉水,颜色鲜艳,沁甜爽口(后来才知道,那是糖精和色素兑的冷水);有时买几个天鹅蛋。记得有一次我花大价钱买了瓶汽水(那时于我却是新事物),揭开盖子后,喝了一口,舍不得再喝,就将盖子盖上,揣在裤包里。知跑动过程中,那瓶子掉到了地方,盖子掉了,倒了一大半,后悔惨了。
那时,凡是逢场天的五凤,用“摩肩接踵”、“人如潮涌”来形容都不为过。我们到处乱窜、乱挤,哪里人多,哪里热闹,我们就往哪里钻,大人们也不担心我们走丢。有些所见所闻我至今还记得。卖耗子药(老鼠药)的大声吼:“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跑不脱;头口甜,二口香,三口四口倒硬桩。”也有卖草草药的,各种药草摆了一大片,从他们的口中听出,能包治百病,当然也有时下流行的壮阳滋补药物。只听他们用快板的节奏大声吼道:“老年人屙尿打湿鞋,心想屙远点,越屙越拢来;吃了我这个药,屙尿飞过电线杆。”
有时,真的好想回到童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879o9dos66f24t.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