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女嫁舜: 跨越汾河两岸的五千年走亲

尧女嫁舜: 跨越汾河两岸的五千年走亲

诲盗散文2025-09-07 21:05:05
尧舜故乡何处寻,晋南平原汾水滨,历经四千七百载,信事传闻犹如新。一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西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唐尧故园。传说此地为尧的行宫和女儿娥皇、女英生活与出嫁之地。清乾隆四年(1739)碑
尧舜故乡何处寻,
晋南平原汾水滨,
历经四千七百载,
信事传闻犹如新。

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西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唐尧故园。传说此地为尧的行宫和女儿娥皇、女英生活与出嫁之地。清乾隆四年(1739)碑记:“……英、皇双凤殿”,据此,清代或清以前曾有殿宇建筑,后来被毁。1984年至2007年期间,由当地村民集资重建。中轴线上建有九龙壁、山门、献殿、正殿、后宫,两侧建有英皇双凤殿、子孙娘娘殿、关公殿等。
洪洞县万安镇东圈头村南,有古建虞舜庙和娥皇女英庙,俗称“神立庙”,亦名象耕鸟耘区,舜田北下为象窝沟,由沟底北上为神象岭,象岭正西不足百米为百鸟峰,俗称鸟儿峰,据传舜耕历山即在于此,历山地也称英山、神立山。舜王庙创建年代久远,已无史可考。根据《山西通志》和《洪洞县志》记载,舜王庙于宋天圣七年(1029)由洪洞人李良甫主持重建。重建之舜王庙,规模宏大,神殿雄伟。除舜王殿、娘娘殿外,还有两宫娘娘庙,尧王庙,子孙娘娘庙,王母娘娘庙,关公庙,玉皇庙,凤神庙,东岳庙,祖师庙,龙王庙,三官庙,将军庙等殿阁。另外还有神像亭、百鸟楼、望都台、望亲台、舜井、戏台、献亭、梳妆楼等附属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残酷地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舜王庙的14座殿宇以及8处楼台亭阁于1942年被全部烧毁,古迹名胜,变为焦土,惨不忍睹。20世纪80年代以后,历山人民群众依靠社会集资,在舜王庙遗址,依照原来的建筑模式进行重建。已建成舜王殿、娥皇女英殿、子孙庙、玉皇庙、关帝庙、老君庙等庙殿和戏台。


在洪洞县羊獬村、历山地区,有一个几千年割不断的联姻关系,这在我国历史上,恐怕是一件绝无仅有的罕事。这件事,一代传一代,到现在延续四千多年了,形成了一种传承不衰的习俗。
上古时,尧王把女儿娥皇、女英嫁与舜。舜当时居住在历山。羊獬村人称娥皇、女英为姑姑,万安、历山人称娘娘。羊獬村与万安、历山之间“接姑姑、迎娘娘”的联姻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每年“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两地分别设有庙会。届时,当地村民自发参与,人流如潮,所经村庄,人们夹道相迎,场景蔚为壮观。
相传,尧王访贤,来到历山,见一个人驾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耕地,在犁辕上拴着一个簸箕,耕牛走得慢了,他就敲一敲簸箕。尧王很奇怪,便问:“你为何不鞭打耕牛而敲簸箕呢?”这人道:“牛每天竭力耕作,用汗水换来五谷,供我衣食,我再鞭打它,于心何忍?再说,我打黄牛,黄牛嗔,打黑牛,黑牛怪,不如都不打,不管那个牛走得慢了,我就敲敲簸箕,这样,黄牛认为我打黑牛,黑牛又认为我打黄牛,就都快了,我是为了耕地,何必打牛呢?”尧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心想,走访了多少地方,这是第一个贤人,他对牲口都这样慈悲,一旦执政,定会爱民如子,便决定把女儿嫁给这个年轻人,后来又让位于他。
娥皇、女英嫁舜时,姐妹商议,娥皇住在历山,为的是照顾舜王生活起居方便。女英为孝敬侍奉公婆,住在姚(洪洞万安)。为此,万安和历山均为娥皇、女英的婆家,羊獬村是娥皇、女英的娘家,羊獬人称娥皇、女英为姑姑。所以羊獬、万安、历山三村之亲戚来往4700多年,从未中断,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神亲。
羊獬、万安、历山为三家古老亲戚,从三皇五帝至今,在这4700多年中,有节必往,亲密团结,特别是每年的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五月端午及六月十八、九月九等喜庆日期,无论是羊獬人三月三来万安接姑姑及五月端午给姑父(舜王)祝寿,或六月十八、九月九给娥皇、女英姑姑贺寿;或是万安人四月二十八去羊獬给帝尧拜寿并接娥皇、女英二位娘娘回婆家等,两地三村人都是争先迎送,相互盛情款待,互相热情地称呼为“亲戚”。这种“神亲”关系延续从未间断并传承不衰。


从古至今,每年的三月三,羊獬人自发地组织起规模宏大、声势浩荡的威风锣鼓队伍,并用帝王仪、日月龙凤旗、全副銮驾,迎接娥皇、女英二位姑姑回娘家。羊獬人三月初一日动身过洪堡汾河渡口,经临汾屯里过洪洞杜戌、白石、龙马、赤荆、赵村、在西乔庄吃饭并休息一夜,初二日从西乔起身经兰家节到历山,在历山吃饭、看戏,歇息一晚;三月三日在历山早饭后,接上娥皇姑姑,途经石家庄、韩家庄,到杨家庄,沿途村的男女老幼敲着威风锣鼓,迎送接姑姑的队伍。与此同时,万安人抬上二位娘娘驾楼,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炮声隆隆,男女老幼数百人的威风锣鼓队伍到杨家庄迎接娥皇娘娘,三月三午时前,回到万安村娘娘庙,姐妹会面,畅谈家务及国计民生之大事,并给二位公婆大人请安,准备在第二天一起住娘家。
三月初四早饭后,羊獬、万安及周边各村男女老幼千余人,聚集在万安娘娘庙,庙内庙外,人山人海,彩旗招展,两村的威风锣鼓队伍合在一起,鼓吼锣鸣,如痴如醉。男女老幼争相护送二位娘娘驾楼,人们高举黄罗万人伞、龙凤日月旗、金瓜、钺斧、朝天蹬、金锤、银锤等全付銮驾,接二位姑姑送二位娘娘的锣鼓队伍,从万安娥皇娘娘庙起身,经北天桥,到九龙壁前饮雄黄酒,寓意消灾免难,带上万安的烧饼过万安中大街,至万安村南门外坡上南天门,南天门外,万余人跪满道路两旁,难舍难离地送二位娘娘回娘家,并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收,人民安居乐业。羊獬人的执事班长在北天口烧香叩头,恭请驾楼内二位姑姑,然后经东西果村、辛庄、李村、白石、杜戌、北洪堡、屯里回到羊獬村上天口。当天羊獬人一碗清茶请大姑娥皇进庙,二姑姑女英暂住村外的二姑姑庙。因不是同时同地接,所以,从古至今,不能同时进庙。两天两地接,必须两天进庙。回去后的第二天(三月初五日)羊獬村家家做饺子,比初四热闹的多,锣鼓喧天,炮声震地,红旗招展,羊獬人从二姑姑庙内,请二姑女英进庙,唐虞遗风传下两天两地接必须分两天进庙。
娥皇女英在世时,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去羊獬住娘家,住到四月二十八日回历山。为何每年都是三月三去,四月二十八才回来呢?因为每年三月三正值清明时节,要去娘家扫墓祭祖,顺便多住几天。那又为什么非住到四月二十八不可呢?因为四月二十八是尧王的生日。这样他们为父亲作寿以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