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马生涯赤诚服务,老骥伏枥丹心奉献
他是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寿伦,他用行动实践着入党的誓言,他是一名好军人,一名实干家,更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
为下一代的成长不遗余力
2006年的一天,睛空万里的天空骤变,一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一群人被困在深圳龙岗区葵涌街道办一间办公室里。一位身材高大,精神矍烁的老人站在门口,看了看雨,向众人示意,便准备跨出门去,身边的同志一把拉住他:“廖老,雨这么大,要不改天?”
老人推开他,铿锵有力地说:“定好的时间,这点风雨算什么,明天还要去别的街道办,不得延误,走!”
随即,他的背影消失在磅礴大雨中,狂风将他手中的伞吹得翻了个身。
这位执着的老人便是深圳市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寿伦。他年届七十,却有着比年轻人更饱满的激情。
大部分的老人,60岁退休后便过着种花养鸟的安逸日子了,这从来不是廖寿伦的人生选择。他64岁从龙岗区区委书记刘志庚手中接下筹备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重担,开始四处奔走。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苦差。筹备初期面临一穷二白的处境,没有资金,也没有办公地点。廖寿伦与其他同事一起,在炎炎烈日下,找企业家,找华桥捐款。没有工作人员,他召集以往共事过的老干部叙旧,这是一群曾将燃烧的青春贡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老同志,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后感慨万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牵动着他们慈爱的心。就这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廖寿伦及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于2000年10月正式挂牌办公。关工委工作的重心就是加强龙岗区青少年的法制、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一天,廖寿伦眉头紧锁,在办公室踱步,熟知廖老的同事知道事态严重了。只见办公桌上摊着一封信,信里的数字触目惊心:全区近200多名“四不”青年中,吸毒的约100人,有犯罪记录的几十人。想到正处于豆蔻年华的青年误入歧途,廖寿伦痛心不已。
他召集全区关公委领导开会。残酷的数据让现场气氛变得凝重,率先打破沉默的是龙岗镇关工委的主任,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娇生惯养,不思进取,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应该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应该上法制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布吉关工委主任接着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听了大家的提议,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已在廖寿伦的心中成型了。
廖寿伦根据国外的经验,大胆提出筹建阳光关爱培训中心的设想,对已强制戒毒后的青少年,组织他们学习、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就业一条龙服务。设想得到了时任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上级关工委的认同。区委常委会议决定拔款300万元,用于培训中心前期的投资和开办费用。廖寿伦及各驻会主任到各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和登门拜访,这项民心工程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大家踊跃奉献爱心,共筹得资金1000多万元。2005年元月的一天,廖寿伦向民营企业家凌国强先生说明需要筹建“区戒毒人员后续帮教培训中心”事宜后,凌国强二话没说,当即表示愿意出760万元办这个利国利民的事。
紧接着,关工委开展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在农村青年中广泛开展理想道德观念、民主法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龙岗区历史悠久,革命传统源远流长。有着东江纵队会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校址、大鹏古城等革命旧址。于是,便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慈爱但精神抖擞的老人家旁常常围着一群年轻人,老人讲述着战争年代的故事,一幅幅画,或是一块块残破的瓦都会勾起老人的回忆,眼里闪着泪花,话语常常哽咽。年轻人听得十分专注,战争的残酷,条件的艰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听后陷入沉思。
这便是各级关工委的一项传统工作——“讲传统,看今朝”思想教育。几年来,龙岗关工委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宣讲团为在校学生集中举行了三十多次报告会,受教育者达23000人,请东江纵队战士讲述东江纵队的发展史和斗争史,组织青少年在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入团宣誓仪式,让青少年接受风雨的洗礼。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一名男子匆匆来到大鹏镇,要打听一位拾金不昧青年的名字。原来,男子丢失了一个装有10万元现金的皮包,一个当地的青年捡到还给他,他用重金酬谢,都被这位青年婉言谢绝。最后查明,这位拾金不昧的好青年竟是镇上名叫欧阳的一位青年,欧阳过去开过赌场,是一位瘾君子,被当地派出所拉去强行戒毒。出来后,大鹏镇关工委副主任郑汉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痛改前非,如今他捡到10万现金都不为所动,实在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还有令人振奋的事例鼓舞着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他们将横岗街道的“四不”青年和一名吸毒青年彻底转化,他们分别办起了卷开门厂和养猪场,走上了致富之路,后来还被群众推选为村干部。
廖寿伦和同志们的各项工作一一展开。他组织全区各镇关工委36名骨干到本市的各个区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创办《老干部通讯》杂志来指导全区关工委的工作。他们组织力量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他与教育局联合为全区各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由公、检、法、司、部队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担任,制定了每周上一节法制教育课,每月举办一场法律知识讲座的方案。
廖寿伦的又一杰作是积极调动“五老”(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他们进校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98saa6o7673u2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