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水天堂·水陆盘门
十全街是苏州一条古老的街巷,有着众多的历史遗存,被称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的网师园,其后门就开在十全街上。不知从何时起,在离网师园不远处的十全街拐角处,悄无声息地冒出了一家茶楼,名曰“水天堂”。传说中
十全街是苏州一条古老的街巷,有着众多的历史遗存,被称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的网师园,其后门就开在十全街上。不知从何时起,在离网师园不远处的十全街拐角处,悄无声息地冒出了一家茶楼,名曰“水天堂”。传说中的水天堂精致得就像网师园里的竹外一枝轩。经不住一次次的诱惑,终于在两位好友的怂恿下,我走进了水天堂。
推开水天堂灰红色的店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江南水乡的氤氲之气。吧台上播放着婉转的江南小调,一个个身着水乡服饰的水灵灵的女孩,款款穿行于店堂里。我们在一位美少女的引领下,走进一个小巧的包厢,拉上竹编的门帘,落座于竹椅上。
包厢内陈设可人,茶几洁净得光可照人,一侧墙上贴着一幅传统绘画,像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之类。包厢间用扇形漏窗相隔,窗棂雕镂得精致典雅。包厢外是一个水巷,巷边植有竹子,竹叶在窗外摇曳,竹影在桌上舞动,光色晕染,充满了诗意。这是名副其实的水乡茶楼,尚未品茗,心情已像水一样清澈。
我们要了各自喜欢的茶点,我要的是产自太湖东、西山的姑苏名茶碧螺春(“吓煞人香”也)。在水天堂里一边呷着香茗、吃着苏州卤汁豆腐干、嗑着采芝斋瓜子,一边与朋友神聊,情感一如枫桥下流淌了千年的碧水,隽永而奔放。
水天堂的名字起得真好,给人一种温柔湿润的感觉,用来形容这座时尚的茶楼,一点也不别扭。苏州作为太湖流域一座浸染了2500多年沧桑历史的水城,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最贴切,我一直找不到答案。而今,在水天堂里喝着名茶,竟顿悟了:这座被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为“白发苏州”的历史名城,对它最好的诠释,不就是“水天堂”吗!
水天堂——一个令人遐想、给人期望的名字!低吟着这个名字,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简洁、生动的画面:流动的水浪(我称之为苏州水),升腾的日月双轮(我的遐想),阅尽人间沧桑的水陆盘门(“白发苏州”的象征)。这不是国家邮政局于今年4月17日发行的《苏州市徽志》普资封上的邮资图吗?是的,因为我是苏州人,是集邮者,收藏了这枚邮资封,所以眼前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这幅图案。
苏州市徽志,在我的印象中不是很清晰,但分明记得在数年前就见过它(后查阅资料,果不出所料,该徽志早在1995年4月26日就由苏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次为迎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而将它设计成苏州城市形象封的邮资图,
苏州的历史,循着苏州水的源流,可上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商朝末年,西部部落首领古公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了出让王位继承权,南奔太湖流域,与当地荆蛮人一样断发纹身,带领他们引水入江,修建水利,种植水稻,并创建了以鱼为图腾的勾吴国(勾吴即勾鱼,意为在身上勾画鱼纹,吴地方言“吴”与“鱼”同音,“吴”字即源于勾画在身上的鱼骨图纹),在梅里(今无锡梅村)建都。
勾吴代代相传到二十世吴王诸樊时,开始从梅里“南徙吴”,迁徙到今日的苏州。春秋晚年,发生了诸樊长子公子光导演的一场“专诸刺王僚”的宫廷政变,公子光如愿成为第二十四世吴王阖闾(“阖闾”含船首之意,即为水中最尊贵之船)。吴相伍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岁”,为吴筑都城“阖闾大城”,“辟水陆城门各八”,并把太湖水引入城内,形成与街平行的碧波清流,从此城外是水、城中是水、水巷小桥多便成为苏州的最大特色。
苏州在历史上被称为勾吴(鱼)国、阖闾(船首)大城、吴(鱼)县、吴(鱼)州,其名称无不与“水”息息相关。苏州之名始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苏”字繁体为“苏”,由草字头、鱼、禾组成,含“鱼米之乡”之意,更是受水的惠泽至多。正是苏州水滋养了太湖流域的这一方生灵,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吴地文明。事实上,吴文化完全是依着苏州水而起,又随着苏州水的流涌而发展的。换言之,吴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文化了的苏州水,或曰苏州水文化。由此可见,苏州水的含义,早已超出了地域与自然的范畴,成为苏州悠久历史和人文积淀的水意象。
苏州市徽志上升腾于苏州水之上的日月双轮,是吴文化辉映日月、与天地共存的象征,而双轮中那座水陆盘门,则昭示着苏州历史的悠久和苍凉。在苏州,古风犹存的建筑比比皆是,但像水陆盘门那样浓缩了千年沧桑、堆叠着历史烟云的景点,却是独树一帜的。
据古籍记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为吴筑“阖闾大城”,“辟水陆城门各八”,水陆盘门即为水陆八门之一。水陆盘门在初建时因门上悬有木制的蟠龙,以震慑近邻越国,故当时称为水陆蟠门。后来,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而改称水陆盘门,简称盘门。盘门,历史上曾是交通要冲、商业要肆及寺庙、园林密集之所,自建成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跌宕起伏、可歌可泣、充满悲喜色彩的坎坷命运,见证了苏州2500多年的历史。今日之盘门,为元末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水陆城门,后由张士诚增筑瓮城,明清时又数次修缮,颇为壮观,海内仅有。
苏州古城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而大致格局未变,难怪历史学家顾颉刚要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为春秋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河道所环故也。”苏州因水的缘故,得以在原址上大致保留了其水陆双棋盘的格局,这是历史的奇迹。然而风雨岁月毕竟无情,虽有水的滋润和养护,但当年伍子胥所筑水陆八门在历史的烟云中绝大部分已烟消云散,惟盘门还矗立在原地,这就给盘门披上了传奇色彩,传递出苏州这个温柔水城蕴涵于婀娜、繁盛之中的刚毅精神。
在《苏州市徽志》邮资封的邮资图上,水陆盘门是静态的,苏州水是流动的,日月双轮是永恒的。整个画面柔中带刚,静中蕴动,显示出苏州这方水土的灵性。这个徽志,既是在历史层面上对苏州的凝眸回望和深沉反思,又是在现实层面上对苏州的全新诠释和美好展望。集邮者就是这么幸运,可以在须臾间通过方寸画面纵观古今,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舒心地解读水城苏州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在水天堂喝茶,引出对苏州水、水陆盘门如此多的遐想,是我始料未及的。或许是我太多情了,或许是我从小到大饮用了太多的苏州水,或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9ao5a8a7d7u04y.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