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岁月,逝去的青春
前几天在与同学QQ聊天时,听说我们上师范学校时的班主任贾老师去世了,不知患了什么病。闻听此信,不免心情沉痛,为之惋惜。三十多年前,老师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师范学校生活历历在目,多少往事浮现在眼前。我是唐山
前几天在与同学QQ聊天时,听说我们上师范学校时的班主任贾老师去世了,不知患了什么病。闻听此信,不免心情沉痛,为之惋惜。三十多年前,老师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师范学校生活历历在目,多少往事浮现在眼前。我是唐山大地震后上的师范学校美术班,学生大都分都是从农村招来的知青,我班年龄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十岁,绘画水平也相差很远,有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也有的几乎从零开始。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就是这样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的学习生涯。
我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看到学校还到处是废墟,废墟的旁边就是震后盖得简易教室,油毡铺的房顶,泥巴抹的墙壁,塑料布订的窗户。课桌椅子还勉强可以,各种教学器材不足、师资不足、没有课本和教材,更没有专用的写生教室。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上课。上素描写生课时,就把桌子靠墙边,然后前后摆两组静物,大家互相谦让着画。记得有一次画水果静物,因为没有蜡果,临时买的水果做为静物摆在桌子上,调皮的男生经常偷偷的把背面咬的只剩半个,老师知道了哭笑不得。只好再买新的。冬天因为教室太冷几乎全班学生都患了感冒,贾老师就每天早晨带领我们跑步,结果还真有效,我们从此再也没有感冒的了,身体也比以前结实了。
学校的伙食也不错,那个年代国家也不富裕,我们上学不花钱,吃饭不花钱,平时吃馒头、饽饽较多,但每周还能改善两次,有鱼有肉,现在看来不算太好,可我刚从农村的艰苦环境中来,我很知足。还有我们用的笔墨纸砚也经常免费发放。
我们住的宿舍也是比较大的简易房,和教室一样,塑料布订的窗户,上边还透风,只好自己堵一下。屋子里南北两个大通铺。住了十几个同学。每人只有大约二尺半宽的地方,褥子还要折起一边。为了取暖,屋子里生一个大扫地风(用砖垒的大炉子)烧煤取暖,每次添煤都会落一层灰,每周还要打扫烟囱。条件虽然艰苦,十几个同学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也很快乐。
由于地震的原因,学校的师资严重不足,老师没有教材,学生没有教科书,图书馆也在地震中砸坏了,凌乱的书籍堆的满地都是,所以学校安排我们每周都去帮助清理图书。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红楼梦这本书,我和老师借了一本,回到宿舍一口气看完。还有很多有关美术的画册、技法书、画报等等,我一边清理图书,休息时就看一些。想起在农村找一本书都很难,这里有这么多书,可惜没有时间多看一些。学校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些不足,安排我们去展览馆帮助办展览,去工艺美术瓷厂学习劳动,去遵化清东陵写生,为的是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向美术专业人士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外出学习时间最长的是去遵化清东陵写生,去了五十多天,在山区写生的那些日子,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们住的村子不大,叫大北沟村。离清东陵约五六里地,比较贫穷。全村只有两台缝纫机,一口井。这口井是方的,大约有四平米左右,两米深,水不是满的,我们到了村里,分成几个小组住进老乡家里,因为一路的风尘疲惫,大家就去井边洗衣服,洗着洗着结果就把水用干了,老乡们来挑水做饭发现没有水了,我们才知到错了,原来这里是山区,比不了城市,吃水很困难。老师批评了我们,同学们知道了老乡们吃水不容易,再也不随便浪费水了。
我们的伙房安排在大队书记家里,他家在村里是生活最好的,就是女儿结婚能陪嫁一个大板柜,还有不用每顿都吃野菜,而其他的老乡家里每顿都要吃野菜。他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就是比较稠的玉米渣粥,干粮就是野菜团。而我们的伙食是每顿饭两个八五粉的馒头(有些黑),一碗疙瘩汤。这在老乡们看来我们的伙食已经太好了。我们有时把吃不了的馒头带回来,拿给房东的孩子吃,小孩特别高兴,舍不得自己吃,还要留给家人吃。书记家养着两只大白鹅,会看家。看见我们这些远方的“陌生人”就追过来,吓得我们女生都不敢一个人去吃饭。也多亏了这两只鹅。让我们出去写生时有一个淹咸鹅蛋下饭。
我们写生的地点主要在清东陵一带。这里有连绵的群山,蜿蜒的小路。山上绿树成阴,潺潺流水。清东陵就在这群山环抱之中。三面环山一面是开阔的平原,的确是风水宝地。一些石雕排列在石俑路两旁。红墙碧瓦,雕梁画栋,远远望去,金黄色的尖顶建筑簇拥在绿树之间,佷入画。那时旅游业还不甚发达,来这里的人不多,偶尔有十几个人来这里参观。那时门票也就一角钱,虽然不多,我们也不能天天进里面画。很多时候都是在周围写生。记得刚到那里好几天都没画好,有一天我画了一幅乾陵门前的汉白玉石桥,画的比较满意,有几个游客围在我旁边看,其中一个游客管我叫师父,让我把画送给他,好不容易画了一张像样的,我不舍得没有给他。
那时的清东陵除了雷劈坏的以外,大部分还好,颜色也鲜艳,人为的破坏不多。等到03年我又去了一次清东陵,和那年相比就像一个老人衰老了许多。颜色也不再鲜艳,感觉很破旧。地上的砖已被大批的游人走路磨损的厉害,只好在路上铺上了木板。旅游业给当地带来了收入,也加快了对古建筑的破坏,这就是经济发展的代价吧。我们在清东陵周围画了十几天,开始上山去写生。山里的房屋都是用石头垒的墙,外面也不勾缝,奇怪的是石头都是圆形的大鹅卵石,只是建房时把石头四周凿一下,使它稍微有个平面,然后就开始垒墙了。这样垒的墙地震时居然一点也没坏。河里的石头不管大小也全是圆形的,可能是以前山洪冲刷造成的吧。河里没有多少水,只有没脚面的小溪水。有一次我看到坐在河里写生很好,就地取材涮笔,免得提着水麻烦,我找了一处景色较好的地方,打开画箱坐在河中间画起来,不知不觉把脚放到了水里,结果把鞋全弄湿了。
阴天时我们不能出去写生,就坐在炕头为老乡画像。最后老乡喜欢谁的就送给他。那的老乡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经常叫我们是画地图的。我们住的那个地方气候很特别,冰雹随时都可能来。第一次看见冰雹是一天清晨,我们还没起床,忽然听见房顶上石头滚动的声音,玻璃也好像有人再砸,我向外一看窗台上全是冰雹,有栗子大小。而后就听见放炮的声音,老乡说这里经常放驱云防雹火箭。虽然这样,我们写生时还是经常看到一片片庄稼被冰雹砸的只剩下光秃秃的杆了。好在冰雹的发生都是一条一条的,面积不大。老乡说你今天看见树上挂满了核桃,说不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a89iooiao8t3t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