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长白山的树吧

做一棵长白山的树吧

踏踵散文2025-11-26 03:35:37
去长白山,已经是几年里计划的事情了,没想到在今年就实现了。和同学的朋友们一起去,虽然大家都不熟悉,彼此却也能够照顾着。第一日晚18时乘上吉林开往白河的火车,幸亏朋友想的周到,买的四平起点的车票一路上都
去长白山,已经是几年里计划的事情了,没想到在今年就实现了。和同学的朋友们一起去,虽然大家都不熟悉,彼此却也能够照顾着。第一日晚18时乘上吉林开往白河的火车,幸亏朋友想的周到,买的四平起点的车票一路上都有座位。车上条件虽然简陋却没耽误我们偷空就得大睡一觉。第二日天亮十分到达了长白山地界,车窗外方圆几百里绵延的都是不一样的植被。茂密的松林,拔地而起的松树都是高高直直的,沿铁路一边还有很多覆盖着地膜的“参棚”,这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是猜了好一阵子才从别人口中确定的。家养的人参不值钱的,因为物总是以稀为贵啊。
到达的白河站的时间是早上5时30分,正好坐了一夜的火车。山区的简陋让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十个人在一个小餐馆里吃了几盘子花卷,一人一碗粥,就随着在车上已经把我们“拉下水”的向导准备坐上去山门的车。原来到了这里还没到长白山的入山口,大家一般都是从北坡上山的。所以专门有从车站到山门的车,一位十元,大约10公里的路。在候车的空隙,我们在这样简陋的小站里欣赏起来这里独有的美人松来。每一株都有几丈高,一看就是原始的松树了,是先有的树而后有的人,那些树被人们供起来一样被圈在了所谓的“园子”里,树是向南的一面茂盛,在树的上半截明显地分出斜三角构图,仿佛是人工修饰过了似的,但是却想不出哪个撑竿跳的运动员可以上去这几丈高的树冠去为它们修剪枝桠,于是便确定这是自然而成的。在旅途中,我不只一次地想到,如果这在我们那里一定早不知道多少人惦记着呢,成材了树木也没有这么长寿的了。
长白山口到了。这里真的比镇子里要热闹得多,修建地也像个名胜风景区的样子,原来还有一些游客自己驾驶车来的或者从别的路赶到了山口在这里聚齐。整齐划一的导游车分列两侧。摄影师们开始纷纷在山门捕捉镜头,留下这来长白山的证据。和朋友出来就是好,我们什么也不用操心,只任由着他们去联系导游事项和上山的路径。估计等待的游客有上千人。那些在几字形候车栏杆内站排的人已经看不见了头尾,看来真得抓紧啊。我们也排了进去。等待的过程才发现这些游客各地的都有,许多是韩国和日本过来的,说着不一样的话,幸好我还能够从语言里听出他们是什么国家的人。(因为我只听明白日语发音,不是日语的一定是朝鲜族的了)也有一些人雇佣了专门的导游,导游是不能够跟着上山的,所以在栏杆外面不停地嘱咐着“各位老板……各位领导……我在这里等着你们,一会回来下车后一定不要……”这巧嘴儿,还不能够让游客满意吗?我们在想如果我们哪一天改个行业是不是也可以去做个导游什么的?我不由得想到了哪个在政府衙门口里谋职的人估计做这个一点不费劲——语言相通啊!哈哈哈!
上山的车不是奔驰就是丰田越野。看来装备的是真好啊。车不停地出发,规定里面就能够坐6个人。我们是10个人的团,所以大家尽量往一起凑合着,一起往前挤着,生怕落下了。难得的好天,已经听到好几个当地人讲这是十年久不遇的日子了,长白山地区素来气候复杂,大多数人上了山只能够看到云雾,或者一到山口就不让上山了,原因是云雾天气盘山路复杂,不能够上山的,即使这样人家也是收你的全票的。还有走在半山腰下雨下雪的说法,使得一些人自己还带着羽绒衣来呢。我们不用的,今天气温很高,日照尤其强烈,但是我们并未感到热,许是因为植被好而吸收了许多热量。大家顺着游人向前挪着,大家还不知道即将要乘上的越野车讲有怎么样的一番历险。
终于上车了,导游嘱咐每个人必须系好安全带,开车的小伙子也就是20几岁的样子,戴着墨镜,一言不发,很酷的样子。车一路飞速向山上开去,大约是知道今天游客偏多,车手都要努力跟着多跑几趟呢。速度一开始就很快的了。进了山门,山上是盘山路了,路左边是图着绿色的护栏,也就半米高的样子,再向栏外望去,清一色的万丈深渊,我们的眼睛只看了一下不由得缩了回来。加速了,车到了第一个转弯口,正好有一辆车从上面下来,眼看着仿佛要撞上了,车手一个右大舵,车的左册似乎掀起了单轮,我们的的身体刷地一下向右甩去,在我们赶紧找平衡的向尽力向左转的时候,路上的左转弯又出现了,车手一下子向左侧打舵,我们的身体在半空中还未及地的时候就又向左倾斜了过来。这一次倾斜的角度偏大,仿佛要向万丈深渊落了下去,车内的女同胞不由得尖叫了起来。就这样从第一个路口开始,车一直盘旋着向山上开,忽左,忽右,每一次转湾却似乎都向万丈深渊里倾覆,又都又一次地脱险,这样持续了10分钟左右大家才有适应的,看看同伴已经变了脸色,大约心脏受不了这个了。我安慰了她几句,也不能够再做什么了,想努力护着她少一些左右的摇摆移动,却没有这样大的力气。我已经适应过来了,我知道这样的惊险刺激是正常的,车手面不改色地依旧没有减速,一定是必须这样的,因为上山需要一定的加速度不能够停一下的。我已经适应过来了,于是向车外望着,欣赏着这传说已久的长白山景色,啊!那是纯粹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在几百万年前造就的火山岩断层,显示着它的齐整和博大。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多少年前,这里的地貌也是由于大自然的变迁才造成了自然遗留的山水啊。多少个世纪前的这里是一片火海,是一片地动山摇,而我们今天来这里是幻化自己美丽心情的做法,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一定是渺小的,古今同理。那一片片苔原植物覆盖这点山峦在苍松的渲染下显得格外素雅。天空的蓝是有层次的深蓝,天与地之间已经自然形成了一副写意山水画。
终于“脱险”了,我们来到了这段被称为平地的半坡,这就是长白山离山口和天池最近的地方了。抬眼望去,山上的石灰岩裸露着,就在我们的脚下,这样散落着的石头和灰渣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家附近的什么砖厂,哦原来这才是真正火山灰啊。还有100多米到山口,惊魂初定的朋友们寻找着上山的路,所谓的路就是借着火山灰层里露出来的一点石头尖垫着脚向上走的,明显地感到的风力变大,迎风走着,导游刚才说了这里是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了,因为今天阳光朗照所以我们没有感到气压低而胸闷,真是幸运了。
山尖到了,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了!几具巨人般的大石头让我们知道这里就是长白山有名的玉女峰啊。能够停留几步的地方就距离火山口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