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爱心不老
早上起来,儿子想吃火龙果,“指派”我去超市给他购买。儿子想要吃的并非非凡之物,而且算起来大半年没给他买过火龙果,我就马上答应,“屁颠、屁颠”走到超市,直奔水果区选了两个较大点的火龙果。称完重、打完价,
早上起来,儿子想吃火龙果,“指派”我去超市给他购买。儿子想要吃的并非非凡之物,而且算起来大半年没给他买过火龙果,我就马上答应,“屁颠、屁颠”走到超市,直奔水果区选了两个较大点的火龙果。称完重、打完价,我到收款处排队等待付账,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老人,他个高清瘦、面色白皙、银发稀疏、双手微颤。我估计他已经80多岁了。想着这么老的老人,一个人来购物,我不由自主地注意他。他购物还真不少,购物车里有米菜、面包、牛奶、饼干、抽纸,都是居家过之日子的日常用品。轮到为他所购商品打价,他略显费力地弯腰,从购物车里取东西,我忙伸手帮他。他朝我点了点头。打完价,总共是156.2元,他从衣服里掏出了钱包,手有些颤抖地打开钱夹,取出一张100元,又取出一张50元,问收银员够了吗,收银员小姑娘笑笑说:“还差6元2角。”他又取出了一张20元。收银员肯定看见了他钱夹里的零钱,就说:“你再给1元2角,我给你找15元。”他迟疑了一下,再从钱包里取出了一张1元,两张1角。收银员接过钱,给了他小票和找的钱。看着他将钱收好,我说:“东西我帮你装进你带的拉车里吧!”他慢慢抬起头看着我,很轻声地说:“没事,我出去后慢慢装。”说完就伸手拉购物车,我忙扶着购物车,送他出了收款区。
我付完款,提着两个火龙果,一边往家走,一边想着那个老人。
像他这样的年纪,自然不会自己开车来的。他买了那么多东西,虽然有自己带的一辆拉车,可是出了超市要到路上去,还有好多台阶。即使有好心人看见他、帮助他拎车上了台阶,但是上公交车、挤公交车,还需要他亲自去做。再倘若他住在楼房,不在底层,又没有电梯,他是不是还得很费劲地拎车上楼。或许,我这些顾虑是多余的,对老人来说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生活的乐趣。然而,我还是不能让自己心绪平静。
我现在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对下对小的,我像其他家长一样,对其疼爱有加,操心他吃喝拉撒,关心他冷热困乏,服务他身前身后。对上对老的,我或不如大部分做儿女的,对其很少思量孝顺,没有电话常打,问寒问暖;没有端茶倒水,顺情顺意;没有宽愁解忧,贴心贴肝。而且,往往孩子的百般要求,都觉合理;父母的一条建议,也感多余。像今天,儿子突然想起吃火龙果,我就立马去买。那倘若是父母随便说想吃什么,我会这样迅速去买吗?我想自己不会,或许会等顺便之时,或许还会过两天忘记。
我自认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父母对于子女的心,这缘于我经事经世太浅;也因为我自认六十多岁的父母还不老,就没有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危机,总想着等父母老了,我再多孝顺孝顺。可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不老”,什么时候都还是那么“不老”地能干。
记得前两天在红袖添香网上,读到一位即是妈妈又是女儿的朋友,写了一篇关于回家过年的事,其中写到一家大小的饭菜,总是七十多岁的妈妈操持,她想到厨房帮帮妈妈,可是妈妈说她工作家里忙了一年年了,就好好休息几天,将她推出厨房,一个人忙活,不让她动手。这就是父母,普天的父母。一心为儿女着想,为儿女操持,为儿女忙碌,即使年岁已老,还不老自己对儿女的心。
此时,我也就理解了那位没有儿女陪伴,一个人购物80岁的老人了。按照他的年岁,子女不会只有一个。他一定将儿女们一个个培养成人,一个个送出了家门,留下他和老伴一起相扶相搀地生活。成了龙的儿子、成了凤姑娘也许天天打电话问他们身体好吗,生活好吗,他们即使吊针在床,也会说身体好着呢;他们即使天天干粮,也会说生活挺好的。他们只想成为儿女的事业的支柱、生活的帮手,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拖累。所以,80岁的他,靠一辆小拉车,或走或挤公交,来购买日用品。在外人看来,他是位略显“可怜”的老人;于他自己,他却是位还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生活、不需要”连累”儿女的父亲。
老人老矣,老人的爱不老,还会心系每一位儿女的事业、家庭、生活,虽然自己已经不能帮他们多少,但是心里总希望他们事业发达、家庭和睦、生活顺意。哪怕自己经年忍受孤单寂寞,经受艰难困顿、遭受病痛折磨,他们也心甘情愿。前一段时间,电视连续剧《老有所依》中的父亲,就是这样的父亲。
所以,我顿然不再感觉那位老人“可怜”,像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一样,他变的伟岸高大起来。我也潜意识地想起了在老家的爸妈,他们帮弟照看着孩子。他们老时,老到80多岁,我们不需要他们看孩子时,他们会不会也像今天这位老爷子一样,要求自己过自己“颤颤巍巍”的生活,不忍心给我们做子女的一点负担呢?
我回到家中,看着今年春节照的全家福中的爸妈——他们染黑头发,涂抹了粉,笑的自然,显得还真不老。可我知道,他们已经步入了老年,而且一天在变老。我的孝心真的该有啦,我的行孝真的不该托啦。这就拿起电话打给爸妈……
随笔
2014-02-23午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d8do7d9isd40y1.html
上一篇:四代人风雨相携,一堂亲同甘共苦
下一篇:常常不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