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散记
遍地的秋风来了,凉爽的气息传递着成熟、丰收和惬意;院子里的桂花开了,馥郁的香气无所不在,沁人心脾;天上的月亮圆了,皎洁的月光柔情似水,静静地流淌。搀着秋风,裹着秋香,伴着秋月,第三十个教师节仪态万方,
遍地的秋风来了,凉爽的气息传递着成熟、丰收和惬意;院子里的桂花开了,馥郁的香气无所不在,沁人心脾;天上的月亮圆了,皎洁的月光柔情似水,静静地流淌。搀着秋风,裹着秋香,伴着秋月,第三十个教师节仪态万方,大步流星走过来,吸引了十四亿人滚烫的目光。凝望着教师节亲切的脸庞,我的情感沸腾了,思想的骏马纵身一跃穿越了漫长的时光跑道,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园,那些难忘的往事,一桩桩历历在目,那些熟悉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
我是中学教师出身,1984年师范毕业走上讲台。当时,教师地位比较低,不仅收入菲薄,而且受歧视、受委屈甚至挨打受骂的事儿时有发生。我所在的学校位于老家的街上,由于我是老街上土生土长的,人头熟,亲戚多,那些喜欢挑事的痞孩子倒没有刻意发难。但和我一起分配到学校的另一位青年老师就是别样的遭遇了。每逢上街,总有人有意像醉汉一般摇摇晃晃横冲直撞迎面而来;而每当转身,又时常遭人暗算,比如冷不丁地,脊背上被玩具水枪射满水流。
好在国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采纳有识之士尊师重教的建议,1985年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记得那年9月10日,区委、区政府隆重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全区中小学老师欢聚一堂。会上,精明干练、才华横溢的屈永年校长登台交流经验。屈校长以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声音,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我们学校的人和事,不曾想到的是,初出茅庐的我,竟然成为他浓墨重彩强势推介的重点人物。客观地说,从教一年,我确实是相当投入相当给力的:自费订阅教学报刊资料,认认真真备课;牺牲晚间和周末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辅导;尤其是批改学生作文,我更是一丝不苟,眉批、总评洋洋洒洒,病句、错别字逐一改正,好词、好句细加点赞,有时候,评语甚至比学生作文的篇幅还要长。当屈校长一边讲述,一边当众展示一本写满红字评语的作文本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几十年来,我永远忘不了那阵掌声、那个场面,因为那是教师节给一名年轻教师带来的褒奖、肯定、自信和荣誉。
此后几年,我始终牢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始终牢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每逢教师节,我也始终拥有秋天一样沉甸甸的收成。当我执教的班级中考成绩一次次打破历史记录,当我推行的语文教改实验一次次取得圆满成功,当我撰写的各类教研文章一次次见诸报刊杂志,教师节都会给我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精彩的世界。那几个教师节期间,我先后被破格评为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被县委县政府、区委区公所授予“先进教师”称号。
1991年,我离开教坛,调入县委机关工作。寒来暑往几十年,但教师情结依旧,对教师节的感情如故。我把热烈的目光投向一年一度的九月,用心祝福,用笔抒写,用情歌唱。我到淮河岸边的校园打捞历史的积淀,到乡村教师的家园打开时光的尘封,到莘莘学子的乐园打动生活的颤音,创作了一批教师题材的人物通讯和文学作品。二十多个春秋,二十多个教师节,我先后在《班主任之友》、《教师报》等报刊发表《风雨写春秋》、《为了一个弥留之际教师的心愿》等十余篇通讯,在《安徽日报》、《新安晚报》等媒体发表《通往母校的路》、《从教的日子》等诸多散文和诗歌。我觉得,这些文字就是我最美的愿景就是我曾经的梦想就是我浪漫的节日,彰显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敬献的是一朵朵绚丽的心花。
如今,教师节已经三十周岁。三十而立,呼应了甲午年秋天的成熟与丰收。对我而言,第三十个教师节更有一番深意。前不久,儿子硕士研究生毕业,一路斩关夺隘,在职场的选择上最终子承父业,成为上海市普陀区一名中学教师。这第三十个教师节,其实是儿子从教后的第一个教师节。
金风荡漾,桂花飘香,皓月千里。此时此刻,适逢属于自己的节日,当年的教师神思万里,初为人师的儿子也一定会百感交集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ifuya.com/html/sanwen/xoo77a7ss8933y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