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在禅境深处

我已在禅境深处

台儿庄战役散文2025-03-13 07:17:00
有幸参加了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河南省登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的“乡土诗歌的21世纪”文化笔会,期间,热情好客的东道主特意安排我们观赏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此之前,我已从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节目中看过相关
有幸参加了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河南省登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的“乡土诗歌的21世纪”文化笔会,期间,热情好客的东道主特意安排我们观赏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此之前,我已从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节目中看过相关介绍,可谓是神往已久,现在得以身临其境,确是人生一大快事。
7点40分,汽车驶进位于登封市南的少室山待仙沟山门,只见两侧路灯为悬挂灯笼式,上书一飘逸的“禅”字,已然与俗世有了几分隔绝的意味。到达停车场后,拾阶而上,进得剧场,愈发叹为观止,演出现场绵延数公里,以嵩山主峰少室山东麓诸峰为演出实景舞台,依山就势修建的庙宇、溪流、拱桥等景观宛如一幅立体水墨画卷。观众席同样是露天的,地面铺设船甲木板,坐席为金黄色蒲团,简单舒适且肃穆大方。
8点15分,演出正式开始,伴随着沉浑却又不乏悠扬的钟声,清新的梵唱在耳畔响起,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清冷的光束定格在坐禅的达摩和撞钟的僧人身上,让人忘却了时空的差异,恍如置身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嵩山。蓦的,有清脆的叮咚声传来,这可是空谷滴水的声音啊,滴水声渐大渐密,最终汇成潺潺水流声,原来是几位乐僧在水盆和水池边击水奏起了“水乐”,坐禅面壁的菩提达摩不再凝思,而是和着天籁之音练起了少林武术,不知这是否就是传闻已久的少林易筋经呢?当我正在专心致志的关注少林绝学的时候,欢快的曲调突然奏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唐朝大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一诗所塑造的优美意境中,体态婀娜的浣纱村姑飘然而至,且歌且舞,踏水而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这让我不禁又惊诧于诗歌、音乐、人物、情景的完美结合了!
兀自浮想联翩,耳畔又有木鱼声响起,原来是一群童僧练起了木鱼功。错落有致的木鱼声中,天性未泯的小和尚与牧童嘻戏玩耍,直到师傅禅定的木鱼声响起……宗教信仰是神圣的,朝圣的过程却是艰苦卓绝的,要耐住寂寞、克制欲望并最终领悟禅意。就这样,在木鱼声的引导下,少林僧人摒除杂念,排除万难,逐步完成了自己的修行证果。木鱼声也渐渐消退,最终音声全息,万籁俱寂。正为之凝思间,光柱照射下,一群训练有素的山羊依次登场,与此同时,清唱的禅乐如醍醐灌顶一般涤心见性:风风幡动,荡荡心箜;天地真气,起于虚空;大象无形,来去无踪;心存物外,意在风中。原来是放牧夜归的牧羊女在歌唱。禅宗认为众生皆有佛性,禅意无处不在。而眼前这恬淡空灵的一幕不正是对禅的最佳诠释吗?
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功夫名扬四海,而我今天所欣赏到的,就是场面最为宏大的少林武术表演了!猎猎风中,伴着激昂的鼓点,数百名武僧演练起了少林棍,惊天动地,夺人心魄。正目不暇接之际,拱桥上又有少林僧表演起了流星锤,白链翻飞,灿若流星;塔楼前的风旗表演也是气势磅礴,叱咤风云。看吧,这就是充满传奇的少林功夫、这就是被金庸先生称之为“国之瑰宝”的少林秘笈、这就是令无数痴迷儿郎热血沸腾的少林武术!
有智者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而音乐大典演出也恰如其分的把握住了这一点。禅武演示过后,全场再一次漆黑一团,寂然无声。片刻后,但见光影飘动,一群飘忽的武僧手执灯笼漫步于清幽的寒夜,同时,慧开禅师那首脍炙人口的偈语在耳畔唱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新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接着,一轮圆月在峡谷中缓缓升起,塔林下梅花桩上演武的僧人,随着月亮的圆缺、四季的变换而寻求修为的提升和自我的突破。当我正在为之感叹的时候,50米开外的半空中竟然有两对发光的武僧在翻腾对打,让人几疑是遇到了天外飞仙。还有更神奇的,激越的鼓点蓦然响起,振聋发聩,催人觉醒,这就是轮回的鼓声了!
鼓声停息后,在石磬、石鼓、编钟清脆悦耳的音乐中,两边山腰突然闪现出数十尊熠熠生辉的佛像,而演出场地上广袖长髻的舞蹈演员也翩翩起舞,宛如御风而行的飞天。接下来,笛声悠扬,佛光闪耀,轻松欢快的曲调声中,三藏法师取经归来,行至拱桥时,鼓乐齐鸣,庞大的迎接队伍俱都身着盛装,欢迎法师带回大乘真经。数百高僧顶礼膜拜,高颂“南无阿弥陀佛”,为天下苍生祈福,天地一片祥和之气,让刚经受了一场心灵洗礼的观众们流连忘返。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共分《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五个乐章。600多名演员,在电脑控制的音响、光电和山岳实景组合而成的形态各样的布景中,尽情演绎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历史文化:习武参禅,动静相宜;出世入世,天人合一。佛乐的恢宏博大及其普渡众生的理念贯穿始终,诚如该剧制作人梅帅元所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内涵极为深厚、广阔,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旅游演出的范畴,它以禅宗与少林武功为载体,展示的是一种中国文化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默诵着六祖惠能的这首偈子,似有所悟:今夜,我是嵩山的客人,但相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嵩山又何尝不是他的客人呢?!所以,今夜众生无我无你无他,唯有禅意妙境。在清凉的梵唱声中,拈花微笑之人,当算我一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