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数字化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须待散文2025-04-27 06:51:45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网络的逐渐普及,使一个拥有60多亿人口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信息数字化的高度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城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那么如何打造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网络的逐渐普及,使一个拥有60多亿人口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信息数字化的高度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城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那么如何打造数字化城市呢?
一、数字化城市的误区
现在,在城市前面冠以数字二字然后当作热门口号喊出来的城市不绝于耳,然而,这些所谓的数字化城市建设却有很多是仅仅停留在了喊口号、大而空的形式面上,更有很多存在因数字化高高在上而难以落到实际的问题。如果从实用性上审视,很多城市的数字化建设都还很不理想,甚至是走进了误区。据有关研究论述表明,“数字化城市”广义上讲,是指城市的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由此,数字城市能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性的一种描述。
对此,我们可以毫不留情的说,现在很大一部分的所谓数字化城市建设都走进了一个误区,或者是把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的建设就当作完成了数字化城市建设,或者是认为当地的类似信息港之类的网站具备了电子地图、交通查询等功能、内容丰富、人气上来了就是实现了城市的数字化。
实际上,这都是对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一种曲解,说得好听一点,是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初步探索过程中所难免存在的问题。虽然大家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数字化城市,本身并无对错是非之分。然而,即使在全球范围内至今都没有机构和个人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进行统一、严格的定义,但我们最起码可以用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市民、投资者、企业、旅游者等多方面相关群体的需求作为简单的衡量标准。
比如,对于市民来说,他们日常的办事,以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方面的需求是否能通过数字化城市平台得到有效的满足?对于外来旅游者、投资者,是否能让他们通过网络、手机等数字化通讯工具很方便的了解、熟悉当地城市?对于当地大大小小的企业,他们又能从数字化建设中得到哪些促进企业发展、市场营销的好处和便利?
而对于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方政府而言,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是否能有效拉近官与民之间距离,是否能把政府和市民有效的通过数字化手段连接、互动起来?这些,还仅仅是数字化城市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很难实现,我们只能说,这种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还太空洞无物,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一种虚夸之风。
二、制约数字化城市实用化的几个原因
现在,数字化城市得不到实效建设、实用性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么几点:
 (1)观念的问题,其中,主管部门的观念是个大问题。如何摈弃老套的形式主义,如何让这些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具备从规划、技术、执行、监管、维护、推广等数字化城市建设流程中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常识和标准?当然,不是苛求他们去全面地、细节的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而是起码要能让他们通过培训、考察等快捷的办法快速“洗脑”,具备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的新观念,具备鉴别优劣、客观审核、组织协调、统领指挥、科学监管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新思想和新眼光。观念一日不更新,数字化就只能在襁褓中或是在口头上短暂绽放光芒。
 (2)技术的问题,并不是说我们缺少这种技术,而是在技术建设的过程中带来的人为干扰问题,尤其是在主管部门“不懂装懂”、“懂得太少、太表面”的情况下,那些负责数字化建设的机构或承建企业,往往就容易唯利是图,为了个人私利而去钻主管部门不懂技术的空子,不管是否实用、不管是否必要,完全不按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流程出牌,而是什么工程利润大又易操作就推销什么,而往往这些在具体的建设中又不能充分的整合,而是相互脱节。即使正儿八经建设下来,却也因为面向市民端、面向实际的数字化没有跟进,而使这些大的建设形同虚设,不具实际作用。
(3)基础的问题,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数据库、比如各部门的任务分工、组织协调、比如整体规划的细化,细节的执行。
(4)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
(5)重形式轻内容,喊口号不落实;急于见到成绩然后宣扬成绩,这样,就注定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实际上,数字化城市建设决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技术订单,而是一项久远的、需要不断建设完善的城市工程。然而,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成绩也完全不是非等到最后才能看到的,就像楼宇建设一样,每天都可能看到它的增长。因此,我们不怕急于出成绩,怕的是不正儿八经、脚踏实地的去盖楼,而是只想通过炒作等让别人知道你的楼以后是什么样子,而现在却似乎连地基都不够厚实。试想,这样的建设还有什么必要?这样的工程是不是一样也应划归到豆腐渣工程的队列当中?这样的数字化城市,我们是不是也要打假?
三、建设数字化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简单来说,建设数字化城市必须做好这么几个方面,其一,从满足城市各类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与现实城市的功能配套,相辅相成,最终的目标是,能在数字城市平台上实现的城市功能,尽量都具备;其二、主管部门、这些部门的人员需要洗脑,需要自我革新,只有他们了解、弄清了数字化城市建设在技术、市场、执行、规划、需求、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才可能做好布置、做好指挥,做好监管;其三,真正用起来,不用依然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推广和时间的问题。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只强调技术,只能实现在现有流程下的最快速度和最便捷方式。而在政府强调职能转变的今天,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各部门不能死守自己那摊业务,必须实现与其他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配合,所以业务的问题上升成为目前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以业务为核心的数字城市建设,有两个层次的话题。
首先是部门内部流程的梳理。就像企业的ERP建设并不是将现有流程、财务和库存数字化,而是将业务重新合理梳理一样,数字城市建设也并不是指现有业务的数字化,更不是在原有管理架构上管理效能的提速,而是将以前以政府内部的岗位设置为标准的流程,转化为以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