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黄妈

忆:黄妈

查照散文2025-11-14 21:24:15
黄妈是当年我家的住家保姆,在解放前就一直在我家。她年轻就守寡,遭遇很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有一点不同,她话不多,信佛。在她不得不杀鸡,鸭时,一手拿鸡一手拿刀嘴里不停的叨叨:“罪过,罪过,你不卖,我

黄妈是当年我家的住家保姆,在解放前就一直在我家。她年轻就守寡,遭遇很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有一点不同,她话不多,信佛。在她不得不杀鸡,鸭时,一手拿鸡一手拿刀嘴里不停的叨叨:“罪过,罪过,你不卖,我不买,你不吃,我不宰。”念叨过几遍后,才一刀宰杀鸡,或鸭等。在腌鸡蛋,和鸭蛋的时候,当她用盐和好黄泥后,就恭恭敬敬的跪下,一面唠叨:“罪过,罪过。”一面用黄泥摸在蛋上。然后再一次的和我说:乌饭,乌菜的来历。黄妈做得一手好菜,特别喜欢我,常为我一个人单独做一道菜。我也特别连她,小时候总爱去找她,听她说不完的佛教故事,南京的民间地名的传说:牛首山,鸡鸣寺。迈糕桥,栖霞山的故事。等等,等等,可惜我当时太小,没有完全记住,否则整理黄妈说过的民间故事一定是一本很受欢迎的好书。
黄妈和我们一家处得如一家人一样,从祖父一代起,就没有将黄妈当下人看待,祖父曾答应她:为她养老送终。而我对黄妈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对我母亲的感情。
黄妈留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她对观音菩萨的虔诚。她有一个供奉观音菩萨的佛龛,每天香火不断。每到观音菩萨生日时,她是一定要到鸡鸣寺去进香的,去前也是一定要梳洗一番的,回来后却衣衫前面都是泥,然而是一副满足的表情。有一次,我缠着她非要和她一起去,她说我不准笑,就带我去。我答应了。
从“糖坊桥”走“故衣廊”出“北门桥”,来到“进香河”,黄妈就象换了一个人,一脸虔诚,她合拢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再向下几乎到了地面,然后跪下,磕头,还趴下,起身。走一步,再继续重复这样的动作。后来黄妈告诉我:
这是“量身头”。我小时候是很顽皮的,这次也被黄妈一脸神圣镇住了。呆呆的看着黄妈一步一磕头。随她来到鸡鸣寺。在鸡鸣寺台阶下,黄妈估计了台阶的长度,在一个地方重复了几次磕头的次数,来到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殿。先叫我跪下,她仰头深情的看了观音菩萨,庄重的跪下,重重的磕头三次,《她后来告诉我这叫:响头。》还趴了一会儿。然后起来恭恭敬敬的上香,走到功德箱前放进一笔钱。黄妈平时很少用钱的,在我印象中她是比较吝啬的人,但我看到她放进功德箱中的钱几乎我家给她的一个月工资。这时的黄妈精神焕发,仿佛变了一个人,满脸的安详与自信,脸上每一条皱纹都诉说着希望和满足,焕发出一种神圣的光。
“黄妈,你变漂亮了。”看到黄妈的变化,我忍不住叫起来。
“小东西,真会说话,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你。走,我带你去后面吃素面去。鸡鸣寺的素面是有名的。”黄妈一边说,一边慈爱的牵着我的手往寺庙后面走去。
吃完素面,黄妈背着我往家走,一路上还哼着我从来没有听过的小调。
“黄妈,你还会唱歌啊,在家我怎么没听你唱过?声音大点,我听不清楚。”我从来妈见黄妈这么高兴,在她的背上用小手抚摸她的脸说。
“小东西,在家我怎么好唱?人家还不说我是老妖怪。别闹了,回家我给你讲鸡鸣寺的故事”黄妈用手拍拍我的屁股。
回到家中后,黄妈将我带进她的小屋,换下身上的衣服,给我也给她自己洗了脸。我就爬上她的床,缠着她,
要她讲鸡鸣寺的故事。
“观音菩萨,南京人叫救世音菩萨,她老人家救了南京全城的人,南京人为了感谢她,就建了鸡鸣寺来供奉她。”
“不是叫观世音菩萨吗?怎么又叫救世音菩萨?”我忍不住问起来。
“不要打岔,打岔我就不讲了。”黄妈一面给她在屋内供奉的观音菩萨上香,一面说。
“好,好,我不问,你说。”
黄妈也坐上床搂着我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鸡鸣寺这个地方有二个山头,一个叫鸡头岭,一个叫蜈蚣岭。
一开始还相安无事,后来蜈蚣岭上的蜈蚣道行深了,鸡头镇不住了。蜈蚣经常夜里出来吃小孩,抓美女。搞得南京人到晚上就不敢出来,家里有小孩和美女的更是紧闭门窗。还是没用。经常有小孩和美女不见了。人心惶惶。有人想搬走,就是走不了,蜈蚣用毒气将南京城围住了,出不去。鸡头岭的公鸡实在看不下去,明知打不过蜈蚣还是出来和蜈蚣斗,被蜈蚣打的鸡冠也流血,身上的鸡毛被打的几乎掉光,成了一只癞痢鸡。道行也没了。躲在鸡公岭下,这一天,观音菩萨正好路过,看见南京上空一团黑呼呼的妖气,还有血腥的味,踏着祥云赶了过来。蜈蚣一看,观音菩萨来了,吓得溜回蜈蚣岭不敢出来,鸡公被救了下来。观音菩萨治好了鸡公的伤,带上鸡公上了蜈蚣岭,蜈蚣就是躲在洞里不出来,观音菩萨一时也没有办法。蜈蚣还说:等观音菩萨走后要先杀鸡公后杀光南京人。
一天,鸡公岭下来了一位面目慈祥的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只癞痢鸡在卖。这样的鸡怎么有人买呢?到了下午来了一个要饭的,还是个癞痢头。对了太太说:“这样的鸡是卖不掉的,我二天没吃了。你送给我吧。”老太太看了看他说:“可以,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老太太又说:“这只鸡,你今天不准杀,要等到明天才可以,要过了鸡叫过三声后才是。”要饭的说“好,好。等明天鸡叫过三声。”乐呵呵的提着鸡回到他住的蜈蚣岭下。老太太看到要饭的只说了二声好。就叹了一口气转身也走了。到了夜里,要饭的就出来,等啊,等。天怎么也不亮,他又不敢提前杀,古时候的人最讲信用,一若千金。好不容易天就要亮了,公鸡开始叫:啯,蝈----。还没等到公鸡第三声叫出来,要饭的再也忍不住叫:“啯---------”先叫出来了。只见拿只癞痢鸡摇身一变,成了一只身披凤凰般的羽毛的大公鸡,就是大翅差一根,这时的公鸡第三声响了:“啯,啯,啯-------。”就差这么一点点时间,鸡公提前出来了,道行没完全修炼好。蜈蚣看见只有鸡公一个,没有观音菩萨,大喜过望,摇头晃尾的爬出来与鸡公大战。蜈蚣吐着毒气,嘴上的大钳子不停的夹向鸡公的脖子,身上。鸡公也不停的啄蜈蚣红红的头,用翅膀拍打蜈蚣黑黑长长的身子。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每到关键的时候,翅膀就差一把劲,不能拍住蜈蚣,被它逃脱还被蜈蚣咬伤,中毒。这时,观音菩萨赶来了,净瓶中抽出柳条向鸡公一指,鸡公缺的那根大翅马上长出来。“啪”的一声,将蜈蚣压在地上,不能动弹。鸡公连啄三下将蜈蚣的头啄下来了。鸡公仰天:“啯,啯,啯------”大叫后倒地,终因之前伤
标签
相关文章